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ID1605
关键重量还差不多 M9的707马力有没有虚标? 为什么同样重的钛7,只要490匹就能4.5秒?
一点难绷啊
怎么还没降价?
电机马力还小点
供应链搞了这么一套,肯定不止卖一个牌子,等至少三个厂家跟进,在决定买
卖的便宜或许还有意义,但是在20到30万这个级别没有意义。 我直接上X3 30I不比你这强? 廉价车型才需要增程器,因为需要一车多用
也就是营销费用很高,初期低配车型估计买不到。后期卖的不好,低配车型才会卖,但是到那个时间,它的性价比也就没有那么高了。本质上是米式营销法
再等等 或许还有0公里二手车。
这车,我看着像高尔夫啊
这能省多少? 换代的时候,估计会换工艺
之前我已经强调了很多次了 但是我还要再说一次 不要着急下单 等三个月,省一万二。 它要走量,要保市场份额,必须下探到6.98这个价格。尽管这个价格会吃掉一些利润,但是仍旧是必须存在的。 目前来看,明年补贴能不能继续很难说,我个人觉得即便有补贴,补贴额度可能也会滑坡。 这样车就更难卖了 现在不是讲利润的时候,先站稳市场,拥有现金流,才能活下去
100度电。220KW电机。 上路不超11万。
不出三个月,优惠万八千
978也是推钩里 预计正式价想订898 叠一下权益838 不行,还是贵了1.4万
这热效率真吓人啊
等四驱车极速达到210,再来看吧。 171实在太慢了,跑不过秦 也就是堆点散热的事情
否则还是推沟里
人家一个SUV都比你加速快,极速高。也不知道这车怎么好意思说巅峰性能的。
998起售,我觉得销量也一般 现在这个价格,一个月卖个2000台,还是压给经销商的吧
否则有点掉链子 建议双160KW电机+192匹发动机 加60度电池+120升油箱 价格12.99万
当年小米手机的极致性价比,是用时间换产业链降价的艺术。 大家同期成本1000,卖2000 小米卖1500,但是交付时成本是500。
对比了一圈,感觉低配的汉L性价比更高,马力也更大。 大后超,这三个字,应该不算夸张
等换代以后,马力起码增加50%,价格不变。我打算5年后购买
有钱人就那么多,但是米粉里有限 一部分家里帮衬买的,已经被SU7把消费力透支了。 叠加现实环境因素,一般家庭不太会给刚毕业的孩子,买一辆30万左右的车了。 至于SU7买了的,几乎不会再买YU7了 SU7都没有买的,YU7买的概率也不大。 可以这么说小米第一辆已经炸干了米粉的购买力 第二辆车已经透支了购买力 这第三辆车,月销3000,我都算他爆款。
两台160千瓦电机就行
隔壁都降成啥样了。 先优惠个2万现金再说吧
再等等
他就不能把极速提升到240,加速4.4秒 也比现在3.7秒,极速171好卖啊。 极速太低了,连国产1.5T都崩不了
60天付钱是死命令,CC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来很难,需要一边甩卖,一边借有息贷款。 抢市场份额必然大降价 宋pro已经898了 这个898也没有明显的竞争力, 抄底说不定798,再等等吧
宋plus降到998了,这车已经没有空间了。 宋更加省油,市区道路得比小龙省一升都不止的油。 实际空间也更大 同价格,这个收入的人是不会选小龙的,即便小龙898,我觉得也卖不过宋。 所以CC只能硬抗价格,把车塞给经销商,但是现在经销商也受不了了。 存量市场高利润策略,恐怕得大幅度减少营收。
先来个不卖点898款(叠权益) 然后998款,配置差,性价比低 真正开售的得1098起,这价格出来就是死 再往上估计还有1198,1298。 总体上一共5款 两款55公里的,898.998 3款120公里的,1098,1198,1298 主卖的应该就是长续航的三款车。 还是推沟里,这价格上来就是死,想要活得698起步,798开卖,898就是长续航。 L6降价到618,否则直接停产。
都要9秒了 而且油箱有点小啊 空间倒是看着不错
大体上给汉L四驱算下成本。 电池连电控算四万吧 电机一起也算4万吧 白车身加线束算2万吧 底盘加乱七八糟的林林总总,再算2万。 产线成本算一万 13万,加30%的税,16.9万。 厂家2万利润,经销商2万利润 四驱汉L,最终卖21万就差不多了。 再等等吧
有没有人能劝我别买
这车还的优惠个一两万块钱,才能出点量
之前我还是太过保守了 现在汉插混也才14万,啥配置?1.5T发动机+200KW电机 秦L已经798了,这车130公里版本卖998,都得偷笑。 今年如果遇到好价格898也不是不可能。壳子大一点就是多几斤铁,值不了多少钱
所有补贴算上,20万上路四驱
往后拖两个月,供应商的价格就会降不少。 这样定价也更灵活,否则军给订个高价,其他厂商拿着米的方案找到供应商做一套一模一样的,还卖的便宜,军就吃不消了。
3月买车比现在贵2.5万了
结合当初SU7说9.9万,定价22万 结合说这样的车给特斯拉,定价30多万 显然小米是要性价比来着 又因为S U7大卖增加了不少信心 我猜测这车最高配和Y P一个价格 中配四驱29.9万 后驱版本23.9万 讲真,这个价格我是不会买的。不如买比亚迪
军登台先吹一下技术,然后拉高一下预期, 先出个假价格24.98 然后再说服一下高管 铺垫一下情绪, 19.99 然后说碉堡了 再问大家掉不掉
价格差不多,不知道可靠性怎么样
我以前开1.5NA的比亚迪F3去西藏,爬Z字坡,二档低于2000转都是要熄火的。 而F3才1.2吨 他这1.5吨,真的够用吗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A9的人急了 明显没法比 而且耀8还预留了3万的降价空间 A9那边不到停车场停不下,是不会好好降价的。比如之前A8卖什么价?现在卖什么价? 目测产品力和耀8差不多,贵3到5万。一年后价格腰斩。
就是将来会降的价格 根据高低配不同,预留了降价空间。 也就是说,低配到高配,至少比目前优惠8800到30000不等。 当然同时也不给选配了,这样会既有降价空间,又不会显得被刺老客户。
现在的混动车,遇到笛子是矮半级的。 你要想对标秦L,还想卖的好,必须高半级。 必须998起步,标配1.5T发动机。续航必须100公里的起步。 根据我多年对比吉利和笛子的车,吉利100公里差不多等于笛子80公里。 此外油箱必须做的比笛子还大。就这样才有可能干掉秦L,否则笛子轻轻的降价一万,两万的,吉利只能难受,想哭
而且吉利一贯的尿性是初期没有低配,开始降价了,才能买到低配车型。 壳子大小不管,1.5NA+160KW的电机,只能卖998,高了都属于溢价。 不出三个月,全款998可以买到低配车型,真想要的,再等等。 低配全款10.6到10.7之间上路。
等个后驱长续航版本,100度电,800+公里续航。 电机580KW,零百4.6,极速270。 或者等个增程版本,在现在这套后驱的模式上,加台1.5NA增程器,油箱65L就可以。 当然,价格也要更便宜,起步19.98。
出一个超长续航版本就好了 130升油箱就好了,跑西部地区不会续航焦虑了
各项权益后,只能998起步 售价区间998-1298就是上限 高了卖不了
只有手动挡才能救捷达的销量
是那台一点5涡轮增压发动机了吧? 我觉得以把EMCC5.0优化成USF2.0的技术 完全可以把4缸1.5T优化成6缸3.0T
不是吗?
这个价格还远远没有到底,我来估算一下成本。 都是含税成本啊 电机0.5万 电池电控1.5万 白车身1万 再算个乱七八糟的配置座椅轮子玻璃啥的1万 模具产线算个0.4万 总成本3.9万含税,还有新能源积分可以挣。 算上厂商利润和经销商利润,2万 终端售价5.9万时再下手,还有差不多2万的降价空间
江苏农村的,打算买个车充面子 年收入30,存款170。 这两个车怎么选 原来的的W204,老被叫老车,没排面了。 打算趁着补贴,换个新车
真的有人买吗? 能告诉我选择它,而没有选择深蓝318和豹5的原因吗
低配上路得13万吧 置换一辆车,一万补贴 11.69,加购置税估计得一万 12.69,再来个4000块的保险 各项性能也不虚新能源, 就是这个油耗真的要10升吗? 对比插混翻倍啊
不需要补贴。 算上补贴23万上路 我已经仔细分析,前后考量,分层比较,全面评价。 入门款SU7,上路18万
自己想想,一个驱动电机,100KW峰值的,采购价格大约是4000块,连这4000块都要省的车,你觉得能给你多好料? 多这4000块,那就直接残疾四驱,变正常四驱。 配合二档变速器,低速四驱增程模式,速度上来了发动机可以直接接入。 这才是真正的四驱,残疾四驱离正常四驱就差这4000块。想想CC为什么不舍得加。
就是无条件降价到998,在吃2万报废补贴。 只买交强险,8100里落地上牌。 这样才有性价比
岂不是超级便宜 那么多电池库存要卖呢
最适合家用旅行的车了
算下来,不还是比帝豪贵一万啊 长安怎么老这样,败路人缘
十年前的后驱C63,仅仅507匹马力,就可以做到4秒加速。 电机加速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电控过于保守和轮胎太差。 电控极端一些,用CPU2轮胎,动力尽情释放,汉L后驱零百跑进4秒也很轻松。 说白了为了给4驱版本让路
EMP,就是8万块帝豪动力,甚至还不如帝豪。 卖1十七八万,脑子坏掉了啊? 能不能看看汉L才多少钱 汉L加速多少?极速多少? 这已经不能用拍脑门来说明问题了 内部必有奸细
帝豪似乎是比较低端的廉价车型, 可是周围人都买了车,不买也不行啊。 最近工价有点低,一个月到手只有4000块钱 房租600,水电气300,还有100话费 一个月大概还有3000块钱可以花销。 家里还有5万块钱存款,打算买辆车。 能够节假日出行旅游的,所以不能买5万的电车。因为5万的电车续航太短了。
配置都不要了,给个700续航,最好双电机。 给个85度电池。卖个12万行不行
给后驱版本加个1.5自吸增程器,其他不变,贵个1万5也好卖
能吗? 我想等到20万以内,买一台
放弃前储物空间,加个增程器会更好卖
以往插混老削马力,这次插混也是1300匹 不敢想象这几年汽车发展的那么快
我预计2年内就会降到16万。 低配起售价11.99
今天去试驾了了下,感觉这个悬挂支撑很超预期,我印象里这个车应该很晃的,但是实际感觉很稳啊
换个大油箱会增加多少成本? 这车应该上个80L的油箱,这样才能缓解续航焦虑
同样的路况,同样的人和速度。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冷一些,加之胎压没有去年高,续航减少了大约6%。总里程大约1.2万。120公里的超萌熊。 去年我用的胎压是4.0公斤 最近衰减到了2.9公斤 因为没有刻意去测续航,所以也没有去统一胎压。 胎压一致,可能衰减不到6%。 目前冬季续航大约70公里 不开暖风,大概90公里 25%的城郊 50%的高等级公路 25%的乡下道路 时速都尽量拉满80的开。 就我而言,我这辆车没啥问题,先就这么开着吧。
确实,虽然我是个家里蹲,平时不出门,但是过年少不了走亲访友的。 今年的冬天比较冷,雨雪天气多,家族聚会的时候,看着我摔了满身泥,礼品都污损了。一个老长辈关切地对我说“这么大了还没个车。” 所以我准备听从他的意见,购置一辆汽车。 目前打算买一辆8万左右的汽车。 L6和秦P怎么选?
再也不焦虑了 续航太美,不敢想啊 加满油上高速,妥妥跑到下高速啊 我曾经一天干过1500公里 去年12月份一天干了1200公里,山西到江苏 千八百公里的都不算什么了 我可太爱长续航了 下辆车就他了
没有旧车
老是定一些卖不掉的价格 就参数来说,油耗水平和老秦plus差不多 也就7万的车,定798我感觉风险都大。 让我来定价,直接来个“无迪价” 6.88万的丐版,才能和笛子一较高下
这车还有三万块的下降空间。 白车身1.5 电池3 电机电控其他1.5 物料成本6万 加两万税 加一万利润 9万就可以卖,剩下4S店利润
1月7号买的,跑了1万公里不到。 零碰擦 开票价3万零900 现在还能卖多少钱?
算时间长吗 还是1.8T高功 加长前的最后一代
我仔细分析,认为小米入场之时,就是供应链成熟之际。往后电车会快速迭代,尤其在散热部分。 将来电车的电压也会越来越高,高电压好处太多了,只要电池不出问题,电压越高越好。哪怕将来普及千伏高压。 综上所述,我决定让父母在沉淀沉淀,将来全款买车,有没有排面?
贴上pro 然后在群里喊, “电车加速好快啊,路上都没有摩托比我快的” 此时他们会警觉的询问你多少钱 “20多万吧,父母帮买的,加速比我原来的小踏板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感觉没有摩托跑得过我” 这时群里会安静一会,去查小米的参数。过一会,39...查看全文
你这边看优惠3万,实际什么价格能买
真令人着急 出个四驱带锁的轻越野多好
60升的油箱中东部跑跑还行 东北部,西部跑也太小了。 公路估计600公里左右就要加油 下点阻力大的野道,估计油耗得15-20升一百公里。 这种考虑到越野的车,油箱应该做到120升,哪怕牺牲后备箱空间...查看全文
打算入手5座手动挡,本人手动挡驾驶技术属于高手级别,半联动补油贼6。 熄火踩离合抢救,大多数时间都能救回来。 降挡补油,升档弹射,这么说吧,我手动挡操作技术我已经超过了99%的人 虽然是个家里蹲,但是父母有工作,父亲3000多块钱一个月,应...查看全文
购置税的钱用来加装电池多好。 车子整体功率也得以爆发 5秒加速的奇骏,带一百公里纯电续航,卖20万也没有问题
综合下来最满意的其实是宋pro 但是油箱太小了 一年两次出游,很考验油箱大小的。 我在江苏,5.1和10.1都会出游。经常看见小油箱的排队加油,沈海高速上一排就是两三小时,加油队列贯穿整个服务区。 而我的油箱就是大了他们十几二十升,多了20...查看全文
看了很久了 还是觉得捷达这一套好 涡轮增压保证了动力不会弱 手动挡维护保养也方便,而且非常安全。几乎不可能出现误操作。 如果一个手动挡驾驶员被追尾了一下, 绝对不可能一边踩死油门,一边油梨配合加挡。 冲出去。 我把想法和周围人的说了下,他们讲听都没有听过这个牌子,让我加点钱整个奔驰宝马,怎么办? 老头子年纪大了,一催他出去干活就喊累,一年比一年挣得少了,怎么弄啊。 现在我一催他干活,他就喊我和他一起去干活,我不想去啊,不是工地就是装卸累死人了
仍然价格偏高
把自重控制到2.4吨以内。 纯电50公里就行,主要烧油。 出双油箱版本,总燃油166升。 然后把电机功率也降低一点,再加强散热 价格来到20万以内
在L3动能回收下,最多只能做到4格动能回收。 最近天气不算热,最高35度 8个月里,一共行驶了8000公里,充电均为满充。 只有矫正电池容量的时候会开到10%以下。 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在4%的电量下,出现过一次动力缺失。 说实话,电池确实是电动车的短板。电池里的那层薄膜是真的太难了。 又要隔开正负极,又要让锂离子通过,洞还不能大了,被锂枝晶戳穿,就短路了,吸附了脱落的锂离子,就容易高温失控。 我估计即便如我这样爱车,天天地下车库,全部都是0.2C不到的慢充,从不大脚油门驾驶。这车的日历寿命我估计也就8年左右,里程12万公里左右。 而我开燃油车经常大油门,从不磨磨叽叽。 家里的燃油车11年多了,性能还和新的一样,一箱油120巡航900公里。我估计没有哪辆电动车能够11年不衰减里程。随着电池的日历寿命消耗,我估计11年的电池充放电倍率会比新车低很多。充电损耗也会越来越大。 总结就是买电动车就得买便宜的,勤换比一步到位好
去西部地区自驾游,感觉不如奇骏 这么重的自重非铺装路面不直接陷进去了? 奇骏上路也要20万 豹5上路估计25万 差距不是特别多,豹5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了
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跌,电池产能过剩。 目前电芯一度已经来到了380元。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继续下跌,跌破三百的出厂价也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电池技术的可靠成熟规模化量产 60度的电池包主机厂成本应该能控制到2万以下。 即便抛开任何补贴 正常终端售价8万的车,在保证足够利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上60度的电池。 到时候可能120KW电机配2C充放的卖8万。 180KW的电机配3C充放卖10万。
这车油箱为什么才47升? 太小了,跑长途很不方便啊 觉得燃油车油箱就应该60升以上
路的一半变成了停产位,原本路就窄,现在只有一半了。
老家二姨给介绍了个姑娘,网上聊了挺久了,感觉还可以。 约了这个月见见面 我现在有点担心开车过去会不会太张扬了? 人家会觉得我是在炫耀车吗? 感觉姑娘挺朴实的,也不化妆 不过她家里没有车,以为我也没有,明天骑电瓶车去又觉得好热,怎么办?
说下情况吧,大家都是乡下人,长辈没有退休,自己工作一般,家庭里都是男的农民工,女的进厂。 光景好的时候一家人15万收入 光景差的时候,十万都没有。 本身有了一辆十来万的车,已经开了十年了。 现在都打算换15万的纯电SUV 我该如何劝他们不要买,老车继续开开? 我虽然不工作,但是我也不买车,两轮电瓶车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