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妄想车库在懂车帝唯一账号
妄想车库官号
作为腾势品牌的旗舰SUV车型,腾势N9自今年3月上市以来便收获众多家庭用户的青睐。截止8月底,腾势N9累计销量超20000台,对于一款自主品牌的豪华旗舰SUV来说,这个数据还是值得肯定的。为了更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次腾势带来了产品力更足...查看全文
借着昨晚的发布会,再简单讲讲至境L7这台车。感慨一下,泛亚技术中心的实力还是很厉害的。就在去年,我问泛亚的朋友,通用系为什么不认认真真做混动或者增程,感觉在新能源上面总是慢半拍。...查看全文
别克至境L7是别克至境家族的首款新车,在此之前,我已经看到过别克至境L7的官图,当时觉得新车颜值不错。这次有机会作为首批体验到这台新车的媒体,还是蛮期待的。...查看全文
百万级的豪华新能源SUV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仰望就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其实在仰望U8之前,大家都觉得新能源SUV“不值”要去到百万级。...查看全文
算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体验什么叫“智能汽车”,主动探测加上电控调节,彻底让我这个老胳膊老腿的开了眼
“好美,好美,倪妮真的好美!”当身穿红色长裙的倪妮出现在舞台时,台下观众一片轰动,纷纷拿出手机拍下倪妮的美照。8月30日,在凯迪拉克全新XT5上市一周年庆典的现场,凯迪拉克官方表示演员倪妮和奥运冠军、大满贯运动员樊振东都将成为凯迪拉克的品牌...查看全文
在新能源时代,以燃油车为主导的传统合资品牌在所难免会出现“阵痛期”。相比之下,别克在新能源市场始终是保持积极的姿态,他们始终在积极转型,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在2025成都车展,我再次看到了别克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决心。...查看全文
本次成都车展,除了名爵MG4低价吸引人,极氪9X一台40多万的国产车1小时订单量超4万,还有一台新车值得关注,那就是广汽昊铂A800。...查看全文
8月28日,别克举行了别克昂科威11周年的庆祝仪式。活动现场,别克官方带来了11亿红包回馈消费者,并宣布昂科威Plus,一口价16.99万元起。...查看全文
根据消息,沃尔沃全新XC70即将在今晚完成全球首发并开启预售。作为沃尔沃的首款超级混动车型,这款豪华长续航超级混动SUV融汇沃尔沃百年安全基因与超混科技,以“纯正沃尔沃血统+颠覆性超混技术”重新豪华混动市场标准。...查看全文
8月26日,全新别克GL8陆尊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3.99-39.99万元,提供3个配置车型可选。用户即日起下定,可享受总价值45000元的丰厚购车权益。相比起老款车型,新车价格方面进行了大幅度下调,并且在豪华配置上面进行了较大的升级。...查看全文
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沃尔沃凭借高安全性被广大车迷认可,从1959年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到1991年推出里程碑式的防侧撞保护系统,再到2008年推出全系标配的城市安全系统,以及2018年首次推出对向车辆智能避让功能等等,沃尔沃汽车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查看全文
8月19日,广汽集团推出全新的“星源增程”技术。官方表示,星源增程以超高效、超澎湃、超静谧三大核心突破,终结用户亏电感,开创增程体验新时代。与此同时,昊铂HL增程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26.98万-29....查看全文
8月15日,2025款的五菱星光S正式上市,新车重点改善了车机系统,提供无线充电以及灵眸辅助驾驶,还新增了1.5T的插混版本。价格与老款保持不变,指导价9.98万元-12.98万元。上市权益众多,叠加置换补贴政策后,还能再降1万元。细看这台...查看全文
抢先体验25款五菱星光S...查看全文
就在昨天,五菱之光EV 305km进取型终于上市了,跟之前上市的版本不一样,这次电池电量升级到30.6度,纯电续航也提升到了305公里,相比于之前的17.7度电跟201公里续航,明显变得更加实用。不过电池还是磷酸铁锂,17.7度电的电池电芯...查看全文
近日收到小道消息,五菱星光家族将迎来全新成员星光560。硬派越野设计风格SUV,据称轴距达2810mm,有五座和七座版可选,以下是本次泄露的渲染图:如此硬派越野的设计风格,再加上旷野的图片背景,让人不得不想起了早在2020年成都国际车展亮相...查看全文
2025 年 7 月 8 日,“鉴真章” 风云品牌之夜暨风云 A9L 全球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发布会是风云品牌焕新启航的关键节点,中国香港知名男演员古天乐作为风云挚友出席,体验了基于全球高性能豪华电混 E 平台打造的风...查看全文
7月4日,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0.98万元-12.98万元。新车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采用自主品牌少有的旅行车造型,保持了轿车的操控和油耗也得到SUV的空间,全系标配冷暖冰箱,座椅...查看全文
都已经降价那么多了,为什么还是没多少人买它呢?...查看全文
你们猜,红旗H5一个月的销量有多高?...查看全文
说到新势力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谁,是不是蔚小理,但今年我发现有家新势力,你可能没听过它的名字,但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蔚小理,悄咪咪的爬到了头部,它是谁呢?就是这个,零跑。...查看全文
6月19日,新别克E5正式上市,新车一口价14.99-16.99万元,相比老款价格下调了20000元,共3款车型可选。与此同时,官方还推出多项上市权益,包括1:1赔付的“零自燃”承诺,及三电终身质保等重磅回馈;叠加至高20,000元置换补贴...查看全文
五菱全新MPV正式曝光,看这个图片的清晰程度,就不是来自路人之手,一看就是官方开始做宣传了。一直以来五菱做MPV还是有心得的,这次看车身贴着的拉花,这是一台新能源MPV,而且是有侧滑门的,怎样,会有期待么
比亚迪宋 PRO的销量持续上涨,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更倾向于它,而不是它的哥哥们呢?...查看全文
2025年5月26日,对于别克品牌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别克旗下SUV昂科威家族第180万台整车在东岳工厂荣耀下线,旗舰轿车君越车型第130万台整车也在浦东金桥基地正式驶下生产线。...查看全文
5月25日,2025款凯迪拉克XT4正式上市,新车全款一口价15.99-18.99万元,相比老款最高降价达8.58万元。作为改款车型,新车重点在安全和科技配置方面进行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查看全文
不出意料,相比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不少新势力的销量都下滑了超30%,更有甚者直接腰斩。不过好消息是,比起去年1月份的整体颓势,今年新势力们的表现好了不少。...查看全文
年后第一波价格战,由特斯拉打响。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加上经典5年0息,3月前下单即可享受,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感觉特斯拉是察觉到来自友商的威胁了,尤其是小米SU7,吃了Model 3很大一波市场。去年特斯拉的全年销量,也是1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特斯拉也有种待在舒适圈习惯的感觉,常规走量车型到现在也只有Y和3两款车,和隔壁比亚迪的车海相比,完全就是两种画风。 未来特斯拉想要销量继续有所突破,光靠优惠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新车的走量车型,比如之前一直才传的Model Q。然而即便是传得最广的Model Q,现阶段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谍照曝光。 不过,无论特斯拉怎么憋,2025年总得有些大动作的,Y和3都完成换代了,S和X太贵不走量,Cybertruck就更不用说了,国内都没引进,就算真进国内卖大概率也没多少人买。所以今年定位类似Model Q的车,特斯拉总归会出一个,只是最后车到底叫不叫Model Q就不好说了。
1月几乎所有新势力的销量都下滑了,只有小米交付量依旧保持了2万辆。小米这订单量都交了8个月了,依旧没有半点下滑趋势。 小米SU7这车硬要说产品力,真有竞争力的其实也就顶配的四驱版。低配和中配和同价位的其他同级车型比,其实并不算特别卷。然而营销这块,小米绝对是拉满了,其他任何车企都做不到的程度。雷军的个人魅力是其他品牌老总完全没法比的,如果SU7不是小米的车,最后都不可能有这么火。 现在小米SU7的三个配置在官网显示的交付时长平均在25周左右,也就是接近半年时间。一直到小米YU7上市,小米SU7每个月的交付量估计都会在2万以上。
不知道大伙注意到了没有,现在新能源的新车,外观设计越来越没那么同质化了,各家品牌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大多都形成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家族式设计。然而内饰却反其道而行之,从最早的丰富设计逐渐变得同质化了。内饰设计同质化的典型代表就是理想的内饰布局,...查看全文
2025年的1月份都还没过去,这么多车企都忍不住开始扔王炸了?这新车布局之快之狠,算是打得不少消费者一个措手不及。比亚迪汉L&唐L首先就是比亚迪发布的汉L和唐L,这俩堪称1月新车里的卧龙凤雏。为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俩车的参数实在是太炸裂了...查看全文
日产找本田合作要合并,本田要日产回购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属于雷诺的35.7%的股份,以及在2025年合并前将利润提升三倍,才能确保双方成功合并。 第一个要求能够理解,自从日产利润超过雷诺后,日产就不想让雷诺拿自己那么多股份了,期间的一系列的动作也让双方闹掰,联盟现在也是名存实亡。第二个要求就有点离谱了,日产找本田合并,就是因为利润暴跌,想找本田合并一起干,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利润,就跟Stellantis集团一样。本田这边倒好,你想合并有先自己想办法提升利润,搞得不像要日产这个拖油瓶一样。 实际上本田自己都过得一般,2024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滑了30%多,俩兄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可谓是半斤八两。本田在中国弄的几个新能源项目也没啥起色,市场迟早要被国产新能源慢慢蚕食。另外,本田要想在日本境内找到合作,日产还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毕竟除了日产和其旗下的三菱,其他的品牌基本都归属丰田了,本田好歹也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车企,总不可能去丰田那边寄人篱下吧。 本田这么刁难日产,感觉更多是为了合并后占据主动地位,毕竟硬要说两边的体量,日产也没差本田多少,而占据更多话语权意味着本田能从合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小鹏上周的销量这么猛的吗?怕不是下周就要反超理想成第一了,MONA M03加P7+的火爆程度看来远超大伙想象了。理想也是真的坚挺,这都1月了还能卖这么多车,也不像小鹏有热门新车的销量加持,硬是领先小鹏一个身位。 小米还是老样子,周销量5千出头,小米的产能极限差不多就这么高了。零跑和问界的销量回暖了一些,重新站到第三和第四的位置。蔚来这周销量也上涨了一些,但也只是回升到了第十的位置。智界则是全靠R7在撑销量,S7改款后的表现依旧是老样子。 感觉目前新势力的排名算是基本稳定下来了,除了前十最后两名,其他基本都是老面孔了。
其实唐L工信部的申报图看着还好,车头45%的角度的视角加上没开日行灯,颜值还过得去。然而官图这个正脸加眯眯眼还是分段的日行灯亮起,这个前脸简直绝了。可以说原版唐的外观谈不上多惊艳,但绝对算得上中庸耐看,而唐L的外观就只能算是惊吓了。 相反,汉L的颜值和唐L完全是两个极端,唐L是惊吓,汉L则算得上惊艳了。较汉EV来说,汉L的车灯只做了细微调整,车灯线条更加上挑,视觉上更加运动战斗。车头下半部分应该参考了海豹06 DM-i的设计思路,不过汉L的进气格栅尺寸更小更内收,让视觉重心更偏向了车头上半的镀铬饰条和车灯。 虽说唐L的官图颜值比较灾难吧,但现在也不好完全下最终定论,毕竟官图难看实车好看的例子一大堆,万一唐L实车看起来非常不错呢?
国产大型SUV新车联盟中首款公布预售价和预售时间的车型居然是昊铂HL,预计在3月份开启预售,预售价是35万左右。 35万的预售价,了解昊铂的应该都清楚这个价位就是烟雾弹,以昊铂HL定位,最多只可能顶配能卖到35万,要是中配卖35万,那这车和走量基本就说拜拜了。虽说昊铂在广汽旗下品牌里的定位很高,但昊铂的销量却远不及定位更低埃安,目前在售两款车型加起来的月均销量就在2000辆左右。这种情况下想靠旗舰车型提高品牌价值,成功概率基本是微乎其微,毕竟前车之鉴太多了。 广汽大概率就是想玩预售价定高点,然后正式售价低很多的传统套路。按照昊铂HT的现状,昊铂HL大概率会给一个比较低的起售价,定到30万以下都有可能。
2023年,奔驰、宝马、奥迪这传统豪华品牌御三家的销量在中国还是上涨趋势。然而才一年过去,BBA的销量就下滑了,宝马下滑的最多,同比下滑13.4%;奥迪下滑了10.9%,奔驰下滑了7%。 究其原因,主要是自主品牌在高端价位的产品渗透变高了。今年上市的国产高端车型相当多,虽说不少和理想MEGA、小鹏X9等车型一样销量不算火爆,但也算是给高端价位提供了更多选择,对BBA多少起到了些压制作用。更有甚者如问界M9这种爆火车型,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无疑是直接从BBA身上撕下来一大块肉。此外,2023年销量表现不错的理想L系列、蔚来ES6等车型,2024年销量表现依旧稳定。 高端价位车型选择变多,BBA不再是唯一之选。花这么多钱买车的用户往往都是BBA的老客户,这些人思想大多也比较开明,愿意新能源所带来的新鲜要素,但BBA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远远不及自主品牌,即便品牌再响亮,也敌不过国产新能源车型的高产品力和性价比。 BBA销量下滑的情况恐怕不会止于2024年,仅是2025年初就有极氪、腾势、领克、昊铂等众多自主品牌预计推出售价超过30万的新车型,以后高端价位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BBA若仍在新能源领域无法实现突破,燃油车型的生存空间变小,销量持续下滑也不是没可能。
特斯拉算是新能源品牌中比较奇葩的一个了,在中国市场仅凭两款主销车型,累计年销量就超过了十几款车型在售的BBA,在国内单一品牌累计销量榜当上拿下了第8的成绩。海外市场,特斯拉的销量也是一骑绝尘,即便是国内影响力巨大的比亚迪,在海外也基本威胁不到特斯拉。 不过,在中国卖得这么好的特斯拉,2024全年在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Model 3是2023年9月改款换代,Model Y是2025年1月改款换代。当然,特斯拉也没闲着,国内这么好的市场前景不深耕就白白浪费了,在海外上市已久的Cybertruck已经在为引进国内市场进行优化改造了。此外还有更加入门的新品车型Model Q,虽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推出,但大概率不会像Cybertruck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无法第一时间引入中国市场,一辆网传售价仅14万左右起的特斯拉,销量对比Model Y很可能只高不低。 期待新款Model Y上市只是一个好的开头,要是特斯拉之后再没有点新动作,感觉迟早会被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卷死。尤其是小米,应该是目前为止对特斯拉最具威胁的品牌,到时候YU7大战Model Y,估计又是一场好戏。
汉L的外观风格有种王朝结合海洋的感觉,车头前脸的上半部分和宋L差不多,但下半部分又有点海豹06 DM-i的感觉。不过总得来说,汉L的外观设计比唐L强多了,真的不太理解唐L的车灯为什么要设计成那样,完全没有王朝车型的大气感。 汉L的三围是5050/1960/1505mm,轴距是2970mm,长宽高和轴距较汉EV都有一定的提升。纯电版的动力很强,单电机就有足足500kW,双电更是达到了离谱的前230kW和后580kW,百公里加速仅需2.7秒。插混版动力其实也很猛,单电机200kW,双电机加起来400kW,只是和纯电版相比差距比较大显得插混版动力比较弱。纯电版电池并未透露,插混版则是搭载一块29度多的电池,两驱和四驱的纯电续航分别为170公里和145公里。汉L有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就是不知道这个配置是选装还是只有高配才有。 汉L的官宣发布时间是1月17日,到时候内饰设计应该就会亮相了。至于完整具体的阐述配置,估计就得等到正式上市才会公布了。
尊界S800的无人超快充功能就非常符合豪车调性,自动寻找充电位,机械臂自动充电,还有车灯投影显示充电剩余时长,然而这些只是看起来非常炫酷实际上并不怎么实用。从演示图上不难看出,尊界S800的这项功能需要专门的充电桩适配才能用,光是充电桩覆盖率就决定了这项功能的实用性,更不用说车位被占、充电桩是否故障等一系列其他因素影响了。 此外,从这个充电桩的智能程度也基本可以断定,以这个成本来说,是不可能适配家充桩的,想要用还得去专门的充电站才行。而充电站的位置又决定了实用程度,有些用户的日常通勤可能根本不经过充电站,想要体验这个功能还得特地绕路过去,实用性大打折扣。 其实尊界这个自动充电桩,之前极氪也发布过,不算是创新功能了,这玩意有点类似蔚来的换电站,实用度取决于基建程度。虽说蔚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换电站够多,换电就够实用,但也并非短时间内就实现的。所以尊界S800的无人超快充功能,真等到有一定的实用性,至少也需要个一两年时间吧。
领克900 EM-P的部分配置信息也是被曝光了,预料之内的大电池,有43.3度和50度两种可选,分别对应纯电续航185公里和220公里,应付日常纯电代步完全够用了。然后是尺寸,领克900 EM-P申报信息上的三围是5240/1999/1810mm,轴距是3160mm,仅看参数比问界M9和理想L9都要更大,但并非说参数越好车内的空间表现就越好,具体还得看实车对比,万一领克后备厢的空间占比更高呢? 动力部分,领克900 EM-P有三套可选,2.0T的四驱和两驱版以及1.5T的两驱版,和电池容量进行组合,最多有6款配置可选,其中1.5T的两驱版加上43.3度的电池,应该就是领克900 EM-P最入门的版本了。此外,高配的四驱版本还有后轮转向、原地掉头等亮点配置,算是让高配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了。 至于价格,个人觉得领克900 EM-P的起售价应该会能保持在30到35万的区间内,高配则保持在40万左右,提高价格竞争力的同时,还能把40万以上的价位空间留给极氪去发挥。
还得是小米,交付量这么稳定,手里的订单估计能一直支撑到YU7上市,期间的交付量应该都不会下滑太多。相较之下,零跑、问界、深蓝、极氪等品牌,销量算是正常下滑了,这种情况每年到了1月份都会发生。当然,虽说都是下滑,但也有高低之分,最离谱的莫过于蔚来,都直接掉出前十的位置了,反倒是子品牌乐道干掉了本家,上位到了第十。 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是理想和小鹏。理想就不多说了,稳如老狗,去年一月也是一样的情况,就理想稳住了。小鹏则是在两款热门新车加持下,手里估计攥着不少订单等着交付,所以才能一举上升到第二的位置。记得去年这个时间点小鹏的新车是X9,这么一对比,看来小鹏选择走性价比的路线无疑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问界M8的外观设计比起M9来说,看着有点太小气了,不像是一辆售价超过30万的车。尤其是车灯部分,既视感太强了,特别像某个主打性价比的新势力品牌的设计,感觉有点敷衍。 不过,M8的尺寸并没有比M9小太多,仅车长比M9短了40毫米,车高矮了5毫米,轴距短了5毫米。与其是说M8是一辆尺寸更小的M9,不如说M8是一辆黑科技没那么多的M9。 内饰设计参考谍照,M8大概率和M9差不多,一样的三联屏、怀挡和HUD。电池部分也和M9差不多,两款可选,分别为36度多和接近52度的容量,纯电续航分别为161公里和235到240公里。 总得来说,M8很可能就是辆亮点配置没那么多的M9,这点从车灯设计上的差异就能看出。至于具体M8比M9缺了那些卖点配置,就要等到正式上市才能知晓了。
小鹏G7的尺寸跟小鹏G9都差不多大了,前者是4892/1925/1655mm,后者是4891/1937/1680mm。不过轴距还是有点差距,G9接近3米,G7只有2890mm。G7目前申报的电机只有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218kW,电池是磷酸铁锂的,跟P7+的配置设置一样。目前来看,G7的设定应该和P7+差不多,选择少但性价比高。 外观方面,之前官图角度比较刁钻,前脸和车尾都看不到正面,所以就以为前后设计应该是和P7+差不多。然而实际上,G7的设计和P7+还是有点不同的,G7的尾灯相当于把P7+尾灯的下半部分给连起来了,尾部的字母车标被车灯围起来了。不太理解小鹏为啥要这么改,P7+好好的设计改成这样,感觉颜值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
唐L和汉L的外观设计姑且不论,毕竟造型这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比起外观,更加离谱的是这两款车纯电版的动力参数,后驱版单电机最大功率就有500kW,四驱版前后电机加起来最大功率更是有810kW,也就是超1100匹的马力,这是一辆售价很可能30万不到的家用车型该有的动力吗?汉L给的最速零百只要2.7秒,唐L则是3.9秒。 都换上这么强悍的动力了,唐L和汉L的操控性能估计也要优化提升,普通汉唐的那套悬挂底盘肯定是不会用了,大概率得换成宋L同款的双叉臂加五连杆。此外,唐L和汉L应该也会推出专门的运动版,比如像普通汉唐一样推出黑武士车型。 与纯电版的暴躁动力不同,唐L和汉L的插混版相对正常一些,同样是有后驱和四驱可选,但单电机最大功率只有200kW,后驱一个,四驱两个。 该怎么选看来比亚迪都安排好了,纯电主运动,插混主家用。另外不得不佩服比亚迪,有技术是真下放,本家都进化到这个程度了,以后几个高端子品牌能上什么黑科技都不足为奇了。
新款特斯拉Model Y的前脸设计,不能说和小鹏P7+很像吧,只能说布局思路基本一模一样,一样都是三段贯穿式日行灯加分体式大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这句话确实没说错。 价格方面,新款Model Y目前只推出了两款配置,后驱版和四驱版,指导价分别为26.35万和30.35万,分别比老款贵了1.45万和1.26万。配置方面,和Model 3换新版一样,新款Model Y换成了屏幕换挡,后排也多了一个娱乐屏,二排的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前排也多了座椅通风功能,但后驱版的扬声器数量减少到了9个,上到四驱版才会增加到16个。虽说和国内一些车型1万差价带来的配置差异小,但好歹是有所升级,加上特斯拉现在反内卷的调性,新款涨价也算合理。 不过现在新款Model Y上市是上市了,但依旧还处于预订状态,交付还要等到3月后,也就是大伙还有三个月来纠结要不要买新款。个人感觉买新还买旧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屏幕换挡,毕竟这配置太反使用习惯了,可以先去店里试驾换新版Model 3提前试试,要是适应不了还是买老款吧。
看来小鹏P7+的新设计语言就是以后小鹏的新家族式设计了,新车G7基本就和P7+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车头和车尾的设计要素基本一模一样,侧面看上去就是P7+加高加厚。但不得不承认,P7+的这套新设计确实好看,G7着凌厉运动的风格,比G6那个圆滚滚的造型好看多了。 说起G6,怎么想怎么尴尬,外观没G7好看是其次,价格还有冲突。本来G6现在就靠着大优惠过活,还指望着改款之后价格能回升,现在G7出来了,这事应该是彻底没戏了。主要是G6和G9的价格正好连在一起,唯一价格重叠的只有G6的顶配和G9的入门版本,两辆车的定位也是一个中型和一个中大型,再算上停产的紧凑型G3,说明小鹏最早应该是没有构想过G7这辆车的。现在G7出来了,G6和G9要给G7的定价让步,就只能委屈定位更低的G6了。到时候G6原本的指导价估计就要被G7接管了,也就是20到27万,而G6新款的价格,感觉会接替以前的G3的位置了。 当然,这也是初步猜测,不排除G7的定价和配置思路,和P7+是一个套路,配置选择少但性价比高。
如果只看24.98到30.98万的价格,比亚迪夏貌似还挺正常的,和腾势D9完全没有价格重叠,用户也不用纠结该怎么选。但结合配置来看,夏的两款低配车型,作用貌似更多就是让起售价更好看一点。 夏的低配电池就20度出头,CLTC纯电续航才100公里,算上打折想要市区纯电开,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充电次数这么频繁,实用性大打折扣。此外,入门版本的配置有点丐,就和次低配差了1万元,就少了手机无线充电、二排和三排座椅的电动调节、前排和二排座椅通风加热、车载冰箱等一堆实用配置,感觉这个入门版完全就是从凑数用的。 夏的高配相对来说实用性提高了不少,电池容量提升到了36度多,纯电续航也提升到了180公里,若是想要日常保持纯电行驶,预算提高到高配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即便是高配,夏的副驾驶位也没有座椅按摩功能。照理来说夏要是拿来家用,副驾驶位坐得最多的一般不都是家里的女主人吗?也不知道比亚迪怎么想的,唯独副驾驶没有座椅按摩就很奇怪。 如果不是很在意纯电续航,夏性价比最高的版本就是25.98万的次低配,顶配和次顶配就是看需求来了。只有最低配完全不建议入手,就比次低配便宜1万,实用配置却少那么多。
虽然是本家的直系下属品牌,吉利银河的存在感却不算特别高,尽管和极氪、领克与吉利本家并称为吉利乘用车的四大品牌,但热度却远不及其他三位。原因之一或许就是银河此前推出的车型里,没一辆算得上特别爆款,不像本家有星越L,极氪有001,领克有08 E...查看全文
与谍照上圆润的“大屁股”不同,极氪007猎装版的官方预告图上,尾部的造型更有层次感一些,整体设计思路和极氪001差不多。不过其他地方的设计都没变,上扬的后三角状线条依旧保留了下来,感觉极氪还是想划分极氪007和极氪001的调性,就算是猎装也要比极氪001更显年轻运动。 价格方面,大概率是类似蔚来ET5T一样,猎装和溜背同价,只是尾部造型的简单变动并不会对造车成本产生多大影响。同价也能更好吸引消费者入手猎装版,不然猎装版比溜背版贵一点,那些不是对猎装版特别感兴趣的消费者就会产生顾虑,多花这点钱上猎装版值吗?同价的意义就是打消这些顾虑。
今年的车圈也甚是热闹,尤其是新能源市场,几乎每个月月都有重磅新车上市。不过,真正做到2024年内上市即热度销量双丰收的车型,还得是下面这几辆。小米SU7关键词:横空出世如果年度热门车型只有一辆车,那这辆车只能是小米SU7。...查看全文
AION UT有点卷啊,三围尺寸4270/1850/1575mm,轴距2750mm,比比亚迪海豚还要大一点,但预售价仅8.98到10.98万。虽说起步没有吉利星愿那么便宜,但AION UT全系都是420公里的续航,具体电池容量也比星愿410公里续航的版本多了接近4度。 配置部分,入门版会有点丐,座椅都是手动的,还是塑料方向盘,辅助驾驶的功能也只有倒车影像,不过智能车机和LED大灯是全系标配。中配则是比入门版多了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主驾驶位电动座椅、后排出风口等配置,方向盘材质换成了皮质,扬声器数量也多了两个。高配比中配多了一整套L2级辅助驾驶,此外还有轮胎尺寸变大,多了侧气帘、电尾门、天窗等配置。 个人会比较推荐入手AION UT的入门版本。中配增加的全景影像对于一辆车长4米出头的小车来说,实用性提升有限;电动座椅如果不是经常换人开车,也没多大用;皮质方向盘也能通过后期改装,成本还更低一些。高配比中配更值得入手,主要是侧气帘和主动刹车等安全性相关的配置,没法通过自己改装升级,但对于这个价格的购车用户来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多掏2万升级高配,单就性价比而言还是低配更适合大多数消费者。
还以为银河星舰是能耗更家用的银河L7,结果银河L7也推出了EM-i的版本,看来吉利银河是想学比亚迪搞双车战略。但是比亚迪搞双车,好歹设计语言完全分开了,银河星舰系列和L系列的前脸风格还是太统一了,尾部和侧面设计倒是能看出星舰7更偏中庸家用,而L7更偏年轻运动。 另外,星舰7和L7的价位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二者基础参数差不多,但定价更类似宋Pro和宋PLUS的关系。差距主要在配置方面,银河L7起点比较高,星舰7则是入门门槛更低一些。所以两辆车怎么选还挺明了的,有钱L7,没钱星舰7。
哪吒现在这种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品牌的信任度,然后哪吒开年就整了一波大的,官网直接显示系统维护中了,这难道是准备要跑路了? 哪吒以前还是很能打的,虽说销量全靠小车撑着,但正常车型的销量也不差,有时候销量还能力压蔚小理。哪吒现在这种情况,算是新能源内卷加剧的缩影了,以前低端市场新能源车型选择少,初出茅庐的品牌靠卷价格就能取得不错的销量。现在新能源除了卷价格外,技术、营销也开始了内卷,再加上低价位产品选择越来越多,哪吒也就越来越没有优势了。 现在还活着且活得还不错的新能源品牌,谁还没有个真本事,哪吒迟了一步便是深渊。现在再想思变,从这些友商身上撕下一块肉,无疑是难上加难。
领克新车900 EM-P,外观看着其实就是08 EM-P的放大版,然后整体做了扁平化处理,车灯和前脸的一体性更强,整个车身也要比08 EM-P更加方正。内饰布局和理想才差不多,仪表屏比较小,然后中控和副驾驶连为一整块大屏幕,不过前台的层次感要比理想更强一点。 领克900 EM-P的尺寸是5230/1999/1810mm,轴距是3160mm。长宽和问界M9一致,高度大了10mm,轴距长了50mm。座椅为六座布局,后排有个和前排一样大的娱乐屏,冰箱、小桌板等配置也都有。动力是插混系统,有1.5T和2.0T两款发动机,前者仅有单电机版本,后者有单双电机两个版本,总共三套动力可选。 基础参数大概就是这样了,很明显领克900 EM-P就是辆为了家用准备的车型,具体的配置也不用担心,领克估计就是直接拉满。关于价格,1.5T发动机的版本很可能就是拉低起售价的入门版,所以领克900 EM-P的起售价或许会有惊喜,至于顶配版本,估计到不了40万,领克的品牌上限还是太低了,更何况上面还有极氪压着。
2024年结束了,新势力们的竞争也算是告一段落,而在迎接下了一轮的竞争之前,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部分新势力的销量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吧。稳如老狗:理想要说2024年发挥最稳定的两家新势力,还得是万年老大理想,年销量超50万辆成绩,算是又打破一个有...查看全文
虽说没有达到年初定下的80万年销量目标,但50万的年销量对于一家产品还比较单一的新势力而言,表现算是相当不错了。 理想目前销量全靠增程线的L系列,轿车产品线到现在都还没有涉及,但凡理想能多几辆轿车,销量达到80万都不是没可能。也算是侧面证明了理想的发展潜力比较大吧,像小鹏这种要啥啥都有的,销量最后还要靠两款新车撑着,才是最尴尬的。 不过问题是,理想未来的重心貌似不在轿车而是MPV,新车谍照相关都是MEGA的套娃车型,但MEGA都这样了,要说看不看好理想的MPV系列,那肯定是不怎么看好。MPV的市场终究还是小众,上限就摆在这里,做得再好销量也就那样。 或许理想不入局轿车市场也有自己的考量?诚然轿车比起SUV和MPV来说没那么家用,但不是还有旅行车吗?类似旅行车、猎装车的小众车型,在经过了极氪001、蔚来ET5T的洗礼后,消费者的接受度都高了不少,理想造的旅行车未必销量会差。
上半年还病怏怏的小鹏,下半年直接起飞了,两款新车盘活整个品牌,只能说小鹏是懂什么叫棺材板里仰卧起坐。 不过,小鹏策略变更得也挺果决的,品牌上升困难,果断改走亲民路线,而且MONA M03和P7+也没有像当初小鹏P5那般敷衍,从配置、设计到定价,看得出都是用心的,爆火只能说是情理之中了。 只是没想到,小鹏两款新车会这么火,短短几个月,就让小鹏从5款在售车型月销才1万出头的窘境,提升到了2万出头乃至接近4万的成绩。记得当时MONA M03还挺被人唱衰的,外观设计比较一般,还传出是专门为了B端市场服务的,但最后都被高性价比打破了质疑。 就是不知道小鹏两款新车的势头能维持多久了,记得当时G6刚出来的时候也挺火的,但半年时间也查无此人了,希望这次MONA M03和P7+能坚持得更久一些吧。
小米SU7这限定璀璨洋红的配色,宣传图看着确实挺美好挺个性的,但实车颜色就不一定了,大伙别忘记了实车用的车牌可不是宣传图里面的白底黑字,而是绿牌。小米SU7普通版里就有霞光紫的版本,和绿牌搭配起来,颜值直接掉了一个档次,这个和绿色更加冲突的璀璨洋红,到时候估计看着比紫配绿还要辣眼睛。 比起限定色,宣传图里这个新造型的轮毂反而更加亮眼,看着就像船舵一样,内圈还和车色呼应,设计确实挺有特色的。就是不知道这个轮毂是不是必须配套选装,要是能拿出来单独选装,估计会成为小米SU7轮毂选装里被选最多的那个。
又来一辆大型SUV,这次是零跑的新车,而且直接就是谍照阶段,连个官方公布的预告都没有,说明这车的进度已经不是PPT阶段了,大概率又是一辆会在明年上市的车。 看谍照侧面,这辆车的长度确实不一般,比例对比现有零跑的车型,能明显感受到这辆车的尺寸相当巨大。根据这个车头设计来看,这辆车估计就是C系列的车型了,命名则是大概率会在零跑C18或者C19二选其一。此外,谍照里这辆SUV的底盘高度也非常不对劲,哪有SUV常规状态下的底盘高度跟轿车差不多,基本可以判断这辆搭载了空气悬挂。 虽说也是大型SUV,不过对于其他品牌来说,零跑的威胁应该不大,毕竟零跑这辆SUV大概率和其他品牌的大型SUV撞不了价。按照中大型SUV定位的零跑C16的售价来看,要是新车只是单纯加大了尺寸,估计价格最多只会在20万上下浮动,顶配最多到22、23万,也正好对应了“半价理想”的概念。
看来奥迪和上汽合作的新品牌“AUDI”的首款车型,整体造型看起来和此前公布的概念车基本差不多。 跟一般的谍照车型不同,AUDI首款车型的量产版谍照整个轮廓看着很清晰,就跟只是车漆单纯换成了伪装色一样。能明显看到谍照版本的前脸内凹的地方,和概念车版本几基本一致,都是整个机盖下方加两侧以及前铲上面,均为内凹处理。车尾也是一样的感觉,中间突出、四周内凹。 显然当时奥迪和上汽公布概念车的时候,就已经接近量产状态了。不过概念版的外观设计,也的确看不出半点奥迪的味道的就是了,估计奥迪只是定了个大概车身轮廓,细节部分则全交由上汽处理了。
特斯拉Cybertruck将于1月1日国内上市这个消息,怎么看都假得离谱,这消息即便是官方不回应估计都没人会相信。特斯拉怎么可能没有任何前期宣发就把车给上市了,而且还是Cybertruck这种自带热度的车型。 之前特斯拉就明确表示了为了Cybertruck在国内上市,将会对Cybertruck进行针对性的工程改进,目前连个具体修改方案都没有,上市显然是遥遥无期。不过,明年会曝光Cybertruck的更多产品信息估计不假,毕竟在国内的特斯拉官网上,已明确登录Cybertruck的详细资料界面。虽然短时间内车没办法上市,但该有的预热工作估计还是会做足的。
极氪的大型SUV,内部代号EX1H的新车,其谍照也曝光了。 谍照上能明显看出,极氪新车的外观轮廓和隔壁轮廓L946一样,线条偏方正,有种极氪009类似的感觉。其次,这个形似宝马“双肾”的格栅,也对应了此前极氪CEO之言,新车将会提供纯电和超级电混两种动力。新车车长预计将超越5200mm,以极氪的品牌定位来看,这辆车的对标车型最低也是理想L9级别了。 至此,目前有预告的国产大型SUV,基本都到了谍照曝光的阶段。目前确认参与明年竞争的品牌大致就是领克、极氪、银河、奇瑞、昊铂、腾势、深蓝、理想、问界这些了,覆盖价位20到60万。新参战的品牌们能否将理想L9和问界M9两大热销车型拉下榜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要说今年车圈的年度车型是谁,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选择小米SU7。可以说新势力发展到现在,就没哪家能像小米这般开门红的,SU7上市仅9个月交便取得了交付破13万辆的夸张成绩,几乎是所有20万级国产轿车里唯一威胁到特斯拉Model 3地位的车型。不仅如此,小米SU7的热度还一直没降下去,即便现在去订车,也要至少20周左右才能交付,可见即便小米扩大的了产能,手里的订单依旧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数目。 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小米SU7本身的产品质量以及雷军这个行走的“广告牌”都是功不可没,但凡这俩却少一个,小米SU7都不可能这般成功。
曾经只要谈及新势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蔚来、小鹏、理想三家车企。作为最早成名的三家新势力品牌,蔚来、小鹏、理想也被并列为了新势力的御三家。然而御三家的发展历程,并没有像御三家这个字眼一样,三家品牌稳据新势力前三的位置。...查看全文
小鹏P7+刚公布的时候,本以为小鹏又要准备品牌向上了,毕竟P7+后面的“+”号不就是加强版的意思吗?加强版定价比原版贵很合理吧?然而结果却是P7+的定位反倒像“廉政版”的P7i,起售价仅18.68万,比现款P7i的起售指导价足足便宜3.71...查看全文
官方放出的领克L946谍照,倒是把激光雷达带上了,说明此前对于领克将采用极越的纯视觉方案智驾的判断是错误的。领克L946还是很常规的,和领克Z20一样,激光雷达及智驾的部分功能,需要额外选装或者部分高配搭载。 此外,这次官方放出的谍照也能明显看出领克L946的大体外观轮廓。尤其是侧面,尾部的线条形状神似路虎揽胜。车头的话感觉就是领克08的加长版,然后灯条比其他领克车型更厚更扁片一些。尾部比较单调,两侧的尾灯不在尾门上,尺寸还比较小,导致视觉重心被放在了空空的尾门上,感觉不如领克Z10的贯穿式尾灯好看。 领克L946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了,现在具体配置没放出来,只看外观的话确实没多少惊喜。不过,领克的大型SUV完成度都这样了,极氪的应该也快了。比起领克,极氪的设计显然更值得期待一点。
之前曝光了搭载激光雷达版本的谍照,现在又曝光了搭载车顶无人机舱版本的谍照,看来新款豹5升级的配置还真不少。 激光雷达不用多说,大概率是和豹8同款的华为乾崑智驾ADS。只不过根据搭载车顶无人机舱版本的谍照来看,豹5的激光雷达并非全系标配,估计需要额外选装或者部分高配版本才会搭载。 其次是车顶无人机舱,虽说这项配置在比亚迪旗下品牌内已有多辆车型将要装备,但在方程豹里此前就只有新车钛3拥有。本来以为车顶无人机舱是用来给新车钛3造势用,短时间内方程豹的其他两款车型并不会搭载,结果新款豹5也搭载了。不过相较于钛3,豹5的车顶无人机舱明显实用意义更大,毕竟钛3只有纯电版本,定位不那么越野,而豹5作为正经的越野车,能去的地方更多也更方便。 现款豹5按上市时间算,已经售卖超过1年了,新款豹5上线的时间估计也快了,感觉至少明年1月就会有正式的官宣消息了。
领克新旗舰SUV,代号L946的预告图以及设计手稿,方正的出头加上领克08同款的条形灯,有种极氪009爆改SUV的感觉。 目前这辆车也没多少信息,已知的只有定位为大型高端插混SUV,以及新车将基于一个全新的大型车电混专属架构开发,预计亮相时间比较近,就在明年年初。另外,一般预告图展示的都是车型的完全体,但领克L946车顶上并没有类似激光雷达的凸起,难道说领克又研发了什么新的高阶智驾方案,所以省去了激光雷达?记得最近的大事貌似就是极越倒台,然后被吉利收编吧,吉利不会把极越的那套纯视觉高阶智驾搬过来给领克用了吧? 还是觉得作为品牌旗舰车型,没激光雷达多少说不过去,而且极越才被吉利收编,领克L946又不可能是极越收编后才立的项。个人还是偏向预告图没装激光雷达不代表实车没有激光雷达,或许和领克Z20一样,领克L946的激光雷达及高阶智驾并非标配。
小米的速度真快啊,首款SUV才曝光没多久,又有一辆疑似小米旗下的SUV被曝光了谍照。据悉这辆SUV采用的动力形式为增程式,内部代号为“昆仑”,预计上市时间为2026年。 从图片上造型来看,这次曝光的SUV外形比较板正,看着应该是辆大型SUV,有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外表轮廓,不像小米YU7那般带有明显的运动感。难怪小米YU7看着和小米SU7没多大差别,还以为小米对家用市场暂时不感兴趣,原来早就准备好了专门应对家用市场的车型。 只不过小米出新车的速度未免有点太慢了吧,第三款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也就是明年只有小米YU7一款新车上市。一年才一款新车,高情商的表达是小米喜欢慢工出细活,低情商的表达是小米还不赶紧加大造车业务的投入以加快新车的产出。
按照目前透露的消息,雷克萨斯将在上海建立一座全新电动汽车工厂,预计将在2027年投入运营,新工厂为雷克萨斯独资运作,类似于特斯拉。 进入中国30年,一直保持纯进口车销售的雷克萨斯,之所以放弃进口车这块“金字招牌”选择在中国建厂,答案其实很简单——“金字招牌”不好用了。从此前加价才能提车,到现在大优惠才能维持住销量,雷克萨斯早已不复从前。更重要的是,丰田单靠自己并没有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打开销路,bZ4X的滑铁卢还历历在目,为了保证雷克萨斯在新能源的道路上发展不翻车,选择到中国建厂造车是最稳妥的选择。 不过,雷克萨斯现在才准备在中国建厂造新能源车是否有点太晚了?现在新能源市场都尚且在激战中,2027再入局怕不是市场格局早稳定了,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看来华为四届的车标规律就是外轮廓为钻石形状,内部则各有不同。问界就是简单的AITO四个字母横跨图形中间;尊界除了字母居中还有各种线条链接钻石边角的点与点; 智界则是中间字母加上X形状的线条将内部分成四块,还换成了黑底。按照这个规律,四界图形车标的内部线条复杂程度大概率是按品牌定位高低来算的,定位越高内部线条越复杂,所以享界的内部线条复杂程度大概介于尊界和智界之间。 见过同一品牌旗下车型的外观设计尊称家族式设计的,没见过不同品牌的车标做家族式设计的,华为在智选车模式下的话语权可见一斑。
极氪X的兄弟车型,预热了老半天的领克Z20,总算是上市了。价格也不出所料,限时13.59到15.09万的指导价,与极氪X几乎完全错开,感觉就差把有钱买极氪X,没钱买领克Z20写到价格图下面了。不可否认,领克Z20的性价比确实很高。同样都是最...查看全文
预热了1年多的蔚来ET9总算上市了,共推出两个版本,一个普通版、一个首发限量版,两个版本指导价分别为78.8万和81.8万,选择电池租用方案的价格分别为66万和69万。此外,首发限量版只有999辆,所以实际上ET9只有一个版本可以长期选购。 蔚来ET9突出一个两大管饱,毕竟是品牌新旗舰,配置真没什么好挑剔的,该有的不该有的全都有。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这辆限制比较大,只有四座版本,感觉蔚来就没考虑过ET9从事除商用外的其他用途。价格方面,如果不算优惠,78.8万的价格相当于奥迪A8入门版的指导价,比宝马7系和奔驰S级的指导价要便宜不少。对于蔚来来说这个定价算是比较保守了,没有隔壁享界、红旗啥的那么夸张。 只不过蔚来ET9的外观实在没什么亮点,感觉和蔚来ET7没什么差别。对于这种专门用于商务的行政级轿车,蔚来应该多加强点辨识度,家族化过头的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说萤火虫的假想图是一般,那萤火虫的实车就是奇葩了。到底是怎么想的,给萤火虫配了一个左右三眼大灯,车头配就算了,车尾还对应上了,这是跟小鹏MONA M03学的吗?这个设计,实在很难称得上好看。 或许小车确实需要点与众不同的爆点才能火吧,像纯电smart那些车型设计就比较一般,没啥特别的亮点,而且车身放大后也没了以前smart的特色。如果是这样,那萤火虫确实挺成功,黑红毕竟也是红。至于14.88万的预售价格,其实没啥好吐槽的,蔚来毕竟是个定价30万以上的豪华品牌,而作为豪华品牌下辖的精品小车品牌,再不济也不可能定价10万左右和比亚迪海豚做一桌吧。萤火虫的对标品牌就是MINI,定价对标MINI也合理,至于买不买账就是消费者的事情了。 萤火虫靠着奇葩的车灯设计,目前算是火起来了,但除了车灯,萤火虫其他方面的设计就比较一般,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除非萤火虫也支持换电方案,价格能往下降个几万,不然以这对标MINI的价格,销量估计也得对标MINI了。
领克Z20正式上市,共推出三款配置,均为后驱版本,指导价为13.89-15.39万元,限时售价13.59-15.09万元,也就是全系降价3千元。 不出意料的售价,领克Z20的定位果然低于极氪X,顶配版本的售价和极氪X的入门版差不多。只是没想到领克Z20居然没上四驱版本,看来官方给这辆车的定位也只是表面看上去运动,实则还是家用为主。 具体配置方面,依旧是吉利系熟悉的味道,360°全景影像、L2级辅助驾驶、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等实用配置都是全系标配。至于版本之间的差别,低配和中配相差的都不算重要配置,不过方向盘加热、HUD、5G车机等配置,有需要加1万上中配也不算亏。高配和中配的差距更小,5千的差价只换了轮胎,规格从235/50 R19升级到了245/45 R20,马牌轮胎还多了静音自修复的功能。选装部分,14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响限时赠送,只有车载冰箱需要额外花钱选。 总得来说,领克Z20不论是定价还是配置都没多大毛病,只是这种小车的定位,很难打包票就能火。按照销量推断,目前消费者能接受的最贵小车就是比亚迪海豚,再贵的小车没一辆算特别火的,所以领克Z20最终销量如何还真不好说。
实话说,在现在这个设计逐渐趋于同质化、模仿已成常态的新能源汽车圈,能做出一些大胆创新的造型设计的确相当难得。一旦有车企设计出了独树一帜的外观造型,大概率就能吸引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比如近段时间风头正盛的奇瑞iCAR V23。...查看全文
还以为极氪007为了不撞车极氪001,旅行版本应该不会有了,没想到最后极氪007还是推出旅行版本了。目前的谍照曝光信息并不多,只能看到车型的外观轮廓,不过能明显看出极氪007的尾部会比极氪001更加圆润一些。至于价格,以极氪的尿性,旅行版本估计和溜背版本保持一致,就算贵也贵不了多少,撑死5千都算多了。 极氪007会推出旅行版本,第一个原因就是销量问题,作为极氪的中坚车型,月销量却一直在4000辆左右徘徊,低的时候连3000辆都没有,这个成绩对于一辆寄予厚望的车型而言,实在是一言难尽。其次是20万级纯电轿车竞争激烈,而极氪007的产品性价比已经够卷了,与其继续卷下去,不如另辟蹊径来改善极氪007的现状。最后是参考成功案例,蔚来ET5推出旅行版后,带来了不小的销量提升,极氪007或许能复刻一波蔚来ET5的成功。
看来很多消费者还是很理智的,没有被奇瑞iCAR V23独特的外观冲昏头脑,而忽视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不说对比其他友商的车型,单纯对比自家的iCAR 03,iCAR V23明显定位低一级,但价格却是几乎一致,这显然不太合理。 于是才没两天,iCAR V23的权益调整就来了。原有权益中赠送给小订用户的行李架以及风格车衣,二者改为5万积分,12月内锁单的用户再额外赠送5万积分,总共10万积分可抵现金1万元,用以0元选装科技舒享套装或者积分商店内的其他物品。然后是车辆交付赶不上国补的用户,大定定金全退。此外,已经锁单和提升的用户同样能享受到这些权益。 高阶智驾白送,算是让iCAR V23的性价比提高了一些,不至于那么尴尬了,但个人觉得这依旧有些治标不治本,毕竟又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智驾。这价值1万的选装包要是能换成限时1万的直降,无疑更加有诚意一些。
虽然长安和广汽也官宣入坑飞行汽车,个人依旧觉得飞行汽车不太靠谱,主要是“飞行”的部分简单,“汽车”的部分却比较难。 感觉车企们比起飞行汽车能不能在正常地面道路上行驶,更关注飞行汽车怎么飞起来。早期的小鹏就有这个问题,从外表上看完全就是个小型单人飞行器,和“汽车”二字完全没有关系。之后可能是小鹏意识到“汽车”的重要性,才将飞行器和汽车二合一,从而造出了陆地航母。然而陆地航母与其叫飞行汽车,不如叫飞行器收纳车,起飞全靠后备厢装载的飞行器,本体的作用就是收纳飞行器和给飞行器补能,这显然和大伙认知中的飞行汽车还是有些差别的。 长安和广汽这次官宣带来的预告图或者概念机,也都是单纯的小体量飞行器,并没有多少汽车相关的元素。也不知道这俩品牌的飞行汽车发展到后面,会不会也选择和小鹏一样的解决方案,做成分体式的设计?
本田和日产合并,还顺带将三菱纳入。对于这件事,本田和日产官方也没有出面辟谣,反而是很暧昧的说只是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这么大的事都不出面否认,大概率是八九不离十了。 本田和日产合并非心血来潮,主要是因为丰田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本田和日产看似是日系的老二和老三,实际上二者销量加一起都还差丰田一大截,合在一起的市值也比不过丰田,所以要想和丰田分庭抗礼,本田和日产合并是必须的。 然而合并并非小事,两家完全不同的巨头企业想要融合,所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日产有过和雷诺的合作经验,但本田却是第一次,企业文化、人员调度等问题,显然不是单纯合并就能立马解决的事情。此外,现在正是汽车发展的风口,而不管是新能源还是智能化,日产和本田都尚未有太大建树,这个时间点选择合并,难免会对各自的发展起到影响。
比亚迪的新跑车谍照曝光,根据此前比亚迪及其旗下品牌尚未推出新车来看,唯独方程豹有一辆名为SUPER 9的超跑还没有上线。 不过,方程豹SUPER 9的外观造型和谍照上的跑车造型相去甚远。前者是一辆没有前挡风玻璃,造型类似于迈凯伦Elva的跑车,后者却是一辆造型较为常规的跑车,而且后者侧面看起来并没有前者那般修长,显然这辆新跑车是否隶属于方程豹还有待商榷。此外,据说这辆跑车还是四座布局,除了硬顶版本内外,未来还将推出敞篷版。 其实跑不跑车的无所谓,关键是价格到不到位。比起出那些高价位车型,比亚迪其实可以靠着成本优势,推出一辆定位类似于马自达MX-5的小跑车,去抢极氪X、高尔夫GTI等小刚跑的市场,这样走量的可能性或许会更高一些。
蔚来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正式官宣了品牌Logo,形状为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半类似与“V”字母的变体,下半则形似一个逗号。官方解释的品牌标识寓意为一只飞翔发光的萤火虫,上半为萤火虫的羽翼,象征自由飞翔;下半为萤火虫的闪烁光芒,象征内在力量。简单来说,萤火虫的车标就是萤火虫的抽象变体,上面是翅膀,下边是发光的尾部,顺带还把“萤”字的配音首字母以及萤火虫的英文翻译“Firefly”的尾字母“y”融入到了车标里, 当初乐道车标公布的时候,还以为蔚来打造完本家车标就已经江郎才尽了,毕竟乐道的车标和蔚来本家的车标完全不能比,命名、颜值以及寓意都一点没继承到本家的高端形象,而萤火虫的车标算是挽回了点蔚来设计上的尊严。比起乐道车标的含糊不清,萤火虫的车标要简单直白很多,就算不解释也能看出车标是在模仿萤火虫飞行的姿态,结合车标的寓意解释也能让人更好理解,而萤火虫车标的造型也比乐道好看不少。 总之,萤火虫的车标算是开了个好头吧,期待21号NIO DAY上的实车亮相也能保持这样的水准吧。
看月销量排名,吉利星愿都冲到吉利本家销量排名第二的位置了,看来65天交付超4万辆的情况所言非虚。而且这个月销数字大概率还会接着涨,有些10月就大定的用户到现在都还没有交车,估计吉利后续还得继续提高星愿的产能。 只能说星愿的性价比确实够高,卖得好完全在情理之中,但对于友商而言,星愿的出现貌似也没产生多少影响。与星愿价位接近的缤果与海鸥,最近的月销都在稳步上涨中,尤其是海鸥11月的销量更是超过了5.6万。看来小车市场的潜力依旧很足,还远远没有因为海鸥的出现,而达到饱和的程度。不过星愿之后,短时间内小车市场应该不会有什么重量级选手加入了,看一众官方发布以及工信部亮相的新车,未来自主品牌的竞争方向基本都朝着大尺寸家用SUV发展了。
表面上在国内发展不好的新势力,实际上短时间内还不会关门大吉,有些都转战国外市场了。比如哪吒,虽然在国内卖得越来越差,但还有海外销量支撑着,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卖得还不错。 极石也是一样的情况,国内竞争激烈,除了上市稍微有点热度外,其余时间都是查无此人,销量也一直都很一般。现在再看极石,已经把车带到了哈萨克斯坦和卡塔尔了,国内卷不过这帮大佬,就去海外没多少友商的地方自己当大佬。 现在才想着入局的新势力,确实没必要想着怎么在国内市场的夹缝中撕下一块肉来,海外大把的蓝海市场值得开拓。等国内销量趋于饱和,集体走向海外的市场,或许还能凭借早入局,获得更强的品牌力,由此与在国内销量不错的车企分庭抗礼都不是没可能。
与预售不同,奇瑞iCAR V23正式上市推出了三个版本,指导价分别为9.98、10.98和13.98万。 新增的配置是9.98万的最低配,电池容量较中配降低至47.28度,续航则下调到301公里。其余配置也有所改动,主副驾电动座椅、前排座椅加热等配置直接删减,热泵空调、全车无钥匙进入等配置需要选装,好在包含这些配置的青春进阶套装目前权益直接送了,否则就要额外花4000选装了。另外说到选装,中配可选装的科技舒适套装,低配并不支持选装。总之,iCAR V23新增的低配版本,作用就是单纯让起步价好看一点,并不值得入手。 高配的价格较预售下调了1万多,但动力并没有改动,双电机但最大功率只有155kW。较中配来说,高配升级了四驱、电池以及轮胎尺寸,尤其是电池,从59.93度磷酸铁锂升级到81.76度的三元锂。然而表面上看升级很大,实际上官标续航也就增加100公里,而且中配需要选装的配置,高配依旧需要选装,所以如果不是刚需四驱或者21英寸轮胎,高配其实也不怎么推荐入手。 综上,看似iCAR V23有三个配置可选,实际上却是个单选题,中配的性价比远远超过其他两个配置,但凡高配的配置能更丰富点,都不止于这样。
补充一下除了明确有量产实车或者工信部亮相的大型SUV。 首先是吉利的三兄弟,银河、领克、极氪,都要推出全新的大型SUV。目前进度最快的应该是银河,已经有原型车公布了,也给到了明年下半年的预计上线时间。领克也有谍照了,内部代号L946,是一辆大型插混SUV,预计上线时间也是明年。极氪则是只有预告,连PPT都没有,估计是这仨兄弟里最晚上线的那个。 其次是奇瑞的两兄弟,奇瑞风云T11和星途星纪元E09。风云T11目前已经进入测试了,此前也曝光过接近量产版的原型车。星纪元E09则是完全的PPT,但宣传图上能看到部分细节,一是车灯的激光雷达,二是车灯的样式为单边三块圆形LED。 算上要不了多久就能上市的腾势N9、昊铂HL、深蓝S09,未来国产大型SUV新车的可选数量保底有8辆之多。就跟当初五菱宏光MINIEV火了之后,不少自主品牌入局小型纯电代步车一样,什么类型的车型火了,这个类型的车型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卷。
天天想着对标特斯拉,结果销量还不到特斯拉的零头,这就是此前20万级国产纯电SUV的销量状态。那边特斯拉Model Y月销4万多,这边国产纯电SUV月销连1万都没有,这种情况直到极氪7X的出现才总算出现了转机。...查看全文
奇瑞的风云T11进度也到了下一个阶段了,近期的测试车正式下线了,不出意外量产版本明年应该就会上市了。 虽说此前奇瑞就公布过一辆风云T11接近量产版的实车,但并非最终量产版,所以具体细节不能完全当做参考,不然测试车都不用隐藏涂装了。不过,一些具体的参数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奇瑞风云T11的三围尺寸,5150/1995/1800mm的长宽高,3100mm的轴距,大概率不会改了。还有增程式的动力和双电机的布局,应该也不会改了,但不排除未来还会推出纯电版本。 价格部分,定位更低的奇瑞风云T10,指导价为18.99万到22.99万元,单纯只是尺寸放大,T11的价格应该只会比T10贵2到3万元。不过根据伪装车,T11的车顶搭载有激光雷达,而有激光雷达就要有高阶智驾,若这套智驾加硬件为全系标配,那T11的价格估计还得往上涨至少2万。
极越这事挺魔幻的,一般这种有问题的品牌,都会传出一些谣言,比如哪吒之前就传出过CEO离职的消息。然而极越都没什么谣言过渡期,刚辟谣没几天就直接崩盘了。极越甚至前段时间在广州车展刚发布了新车,还是辆超跑,甚至开启了预售,加上背靠吉利和百度两座大山,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倒闭的节奏。然而就跟承重墙突然塌了一样,极越就这么突然没了 极越现在这样,算是证明了别管是不是新势力,有没有什么大的靠山,只要是个新品牌,都有关门的风险。也有人说看销量买车不就行了,以前的威马和现在的哪吒,都有过一段时间销量占据过新势力排行榜前排,结果威马还不是没了,哪吒现在也是水深火热。想要换新能源车又担心品牌倒闭,还是老老实实选择发展较久的传统品牌及其直系下属子品牌,别老想着和别人玩点不同的,去入手那些销量差、品牌弱的小众品牌旗下车型。
理想L9卖得了两年多,问界M9又卖了快一年,友商们总算意识到不对了,大型SUV怎么卖得这么好?虽然理想L9销量不如以前,但现在依旧能保持月销六七千辆的不错成绩。问界M9则更是重量级,一年下来月销稳定在1.5万辆之上,这是一辆起步价46.98...查看全文
新款比亚迪海豚的外观跟老款比,有种平常都是憨态可掬模样的人突然严肃起来的感觉,整车给人的氛围都不同了。会有这样感觉原因,可能是因为新款的线条更加硬朗了,外观看上去没有现款这么圆润,尤其是前脸的改动,有明显的转折线条,现款就没有这种设计。三围尺寸也因为外观的变化而有所改动,不过幅度不大,只是车长比现款加长了155mm,其他各项参数都没变。 此外,新款海豚前大灯的轮廓也有所改动,和中间饰板的下方边缘没有连在一起,视觉上中间饰板会更加突出一些,让前脸看上去更具层次感。尾灯部分改为了海豹06GT的同款设计,“build your dreams”的短句则改为了简单的BYD三个字母,算是和更加复杂的侧蹬做了一个平衡。 总得来说,新款比亚迪海豚的外观改得还不错,不像老款过于圆润可爱,有点偏女性向,估计能吸引到更多男性车主青睐。
比起阿维塔12,阿维塔06的外观颜值明显要高不少。一直觉得阿维塔12正面看上去难看,原因之一就是灯组线条过长,阿维塔06显然证明了这不是错觉,线条改短后确实更好看。还有阿维塔06的侧面,更短更紧凑的车身加上更俯冲的溜背以及小鸭尾,比例完美又看好。不过,这个侧面轮廓也让人幻视了不少友商车型,这也算是新能源设计趋于同质化的一种体现吧。 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这个尾部设计,自从阿维塔12的尾灯改成这种样式后,后面的阿维塔07和06也沿用了同款设计。虽说这个设计有点独特性,能提高品牌辨识度,但单论美观方面,真不如阿维塔11烂大街的贯穿式尾灯,为了独特性整个不上不下的设计真没必要。
比亚迪的战舰系列看来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护卫舰07改款叫海狮07DM,驱逐舰05改款叫海豹05DM。战舰系列唯一还存在过的证明,就只剩在售的海狮05DM了,命名虽是海洋动物,但外观还是驱逐舰05同款的战舰系列设计语言。海狮05 DM-i是今年9月份才上市的,按照最速半年一改款,至少还要等到明年3月才会有可能改动,到时候把外观设计改为“海狮”一脉,战舰系列就完全成为历史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比亚迪海洋网上市的第一辆车是海豚,第二辆车是驱逐舰05,结果最后却选用海狮和海豹来作为产品序列的命名。可能是因为早期车型里海豹最出名、销量也更好,所以最后才会放弃战舰系列。
所以方程豹的新车不叫豹3,改叫钛3了? 之前和豹8一同亮相的豹3概念车,当时貌似也没明确叫豹3,只是给了个Super 3的暂定名。现在想来这车叫豹3确实不太合理,毕竟外观设计和豹5、豹8看不出是一个系列的车型,如今工信部正式登录改名为“钛3”也算合情合理了。 除了改名,这次工信部消息还明确了钛3的尺寸和动力。4605/1900/1930mm的长宽高,2745mm的轴距。动力为前后双电机纯电驱动,最大功率分别为110kW和200kW。新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78.72度,提供了51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 除了常规版本,钛3还有一个和仰望U8越野版一样,搭载车顶无人机舱的版本,这是豹5和豹8没有的,自驾游到了风景优美的地区,放出无人机跟拍,想想都感觉很不错。但目前钛3只曝光了纯电版本,要是后续没有插混版本,那这车别说告别越野了,就算是长途自驾游也挺难的。接近80度的电池,只提供了510公里的续航,还是CLTC工况下的,实际高速续航就算只打7折,也只能跑357公里。 感觉比亚迪给这车的定位就是年轻人代步用,然后周末带着朋友出去到城市周边玩,想要硬核越野和长途自驾游,还是老老实实买豹5或者豹8吧。
差点还以为是秦L要改款了,仔细一眼原来是秦PLUS DM-i要改款。依照工信部发布的产品信息,已知新款秦PLUS DM-i的大改动主要在车辆外观和动力总成。 外观部分和老款相差很大,设计风格与秦L DM-i保持一致,应该是让用户知道这两辆车的上下级关系。因为外观改动,新款秦PLUS DM-i的长度和高度较老款分别提高到了4780mm和1515mm,轴距和宽度则没有变化。动力部分,新款秦PLUS DM-i换装了一台最大功率为74kW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最大功率为120kW的电机,和秦L入门版本是同款的动力总成,也就是第五代DM技术。 根据先前两次改款的规律,新款秦PLUS DM-i的上市时间大概率也是明年2月份,现款还剩3个月不到的生命周期,选择掏底老款还是等新款,就看大伙怎么权衡利弊了。如果新款秦PLUS DM-i只改了动力和外观,其他什么都没改,价格依旧卖7.98万起,而老款有着大优惠的情况下,个人会更推荐老款。 首先老款的外观设计也不差,其次新款虽然升级了第五代DM技术,但对秦PLUS DM-i的能耗表现优化估计不会太明显,即便是每百公里能省1升油,也得跑超过13万公里才能抵得上1万元的车价优惠,所以老款的优惠够大的话,入手老款无疑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当然,要是新款秦PLUS DM-i在其他地方也有升级,那就说不准了。
完全猜错了,深蓝这辆SUV命名为S09,外观造型和其他深蓝车型基本没有关系,是完全独立的一套设计语言。S09的前灯组依然是分体式,但日行灯变成了贯穿式;尾灯依旧是贯穿式,但两侧没有标志性的三组LED小灯条。 此外,S09也并非启源新SUV的兄弟车型,二者尺寸相差很大,后者车长才超过4米8,而前者的长宽高足足有5205/1996/1800mm,轴距更是达到了3105mm,基本达到了理想L9的水平,妥妥就是一辆大型SUV。因为尺寸的偏差,此前猜测的价格也完全不对,保守估计S09都要至少20万起售,顶配接近30万的概率都不小。 不过动力这块倒是没多大变化,依旧是1.5T增程系统,有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因为尺寸比S07大了不少,所以S09电机功率也更大了,单电机峰值功率就有231kW,双电机则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了一台峰值功率为131kW的电机。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具体度数未知,但以目前大电池增程流行的趋势,估计度数大概率在40度左右,至少满足纯电续航200公里。
感觉小米完全就是照着特斯拉的思路,SUV的外观设计和SU7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一致,就是把SU7的底盘升高,然后整个车身加高加厚了。小米貌似也没有想着把SUV做得更家用一些,车尾依旧是溜背造型,看着依旧是很运动。目前能看到的区别就只有尾灯的样式有些不同,SU7的两端上下灯条是连在一起的,YU7则是完全分割开了。 据工信部公布的车辆信息,小米YU7的长宽高分别是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五座布局,轮胎有19、20、21英寸可选。动力为最大功率220kW和最大功率288kW的前后双电机组成,比小米SU7的动力稍强一点。电池是三元锂的,没说具体容量,但估计和小米SU7差不多。 新车预计将于明年6到7月份上市,距离现在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小米YU7更多的产品信息只能等官方慢慢释出了。还是比较期待小米YU7相对小米SU7,能多带来点新东西,虽说什么都照搬SU7,翻车的概率不是很大,但那样未免也太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