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不吹不黑】认真分析一波海豹的产品力

    2022-05-21发布于:海豹车友圈

    #海豹如何对标Model3?💰价格略贵 海豹上市了,价格也出来了。普遍反应是高于大家预期的。长续航版比556续航Model3便宜一万,高性能版比这个贵了1万。确实来到了Model3领域了。如果你为了数据买海豹,不是不行,但是你为了品牌,可能看上去特斯拉是更加优秀里的选择。 🙋🏻‍♂️硬件爆表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这不仅直接打脸之前的前麦弗逊后三连杆(其实也是麦弗逊)的和丰田老凯美瑞悬挂形式一摸一样的byd汉,也是比亚迪久违并且是纯电车型第一台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而且是低配后驱,高配四驱。后永磁电机有230kw。这是比亚迪第一次出现后轮驱动的车型,也是比亚迪单一电机中功率最大的。Model3P的后电机也就220kw。目前国内已量产最大的是上汽集团的250kW,在智己L7后桥上。而以后国产最大的将是路特斯Eletre上的那个带2AT的后电机,大概率超过350kW。 iTAC可能是让这台比亚迪操控上升的关键。它其实就是个扭矩分配算法,在主流四驱车型都有,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但是呢相比以往燃油车利用轮速传感器,它用电机上的旋变传感器来实现轮胎转速监控,分辨率提升100倍,相比以往系统反应速度快50ms。大家都知道起步的时候轮子转速慢,这个时候是最不容易细腻控制的场景,itac也在冰面起步做出了展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运动性能期待巨大 83.5km/h的麋鹿测试成绩固然nb,但是这个伎俩当年的汉也用过,实际驾驶感受依然是属于廉价车的感觉,除了动力猛且不可控以外,没有很大的令人赞叹的点。 BYD的短板向来是底盘调教,希望这次不会因为大领导们插话太多,又导致车子口味莫名其妙。因为467mm的重心高度,已经比标榜操控而且实际操控确实很好的智己L7都要低了! 这个问题在设计上依然存在,外观上各种多余的线条,尤其后视镜上的回旋线条,内饰里蓝色封边和廉价感塑料感满满的中控。虽然设计比原来好一些,而且风阻系数做到了0.219,但设计依然也是短板。就是过度设计。 这样一来我对底盘的期待更大了。看看能不能在操控上翻盘。刹车的话,应该依然有Brembo吧?而且这次和歌尔旗下的丹拿合作了,不知道玩的是贴牌丹拿还是真的有丹麦技术人员开发+丹拿MSP振膜材料的喇叭,回头等拆解。 📒CTB又是什么JB? 其实就是CTC技术。简单一点说是省略了车身地板,和电池包上盖共用,往复杂点说就是电芯本身有没有起到刚性结构作用。byd用的是长条形的刀片电池,紧密排列并且上下粘接的话完全可以和特斯拉4680CTC一样,承担电池包的结构强度。这比零跑C01的CTC要性感多了,毕竟那个包看上去就是电池包上盖当地板而已,电池模组都还在里面,而且看上去还是依靠电池包框架本身在受力。 结果上看,除了让地板薄1cm,比亚迪海豹的车身抗扭转刚度达到了40,500N·m/deg,这达到了第一代劳斯莱斯幻影的数字。这个数字越大,对于操控感受和舒适性都有帮助。就是车身扭曲更少。相比之下零跑也就3万4,洗洗睡了吧。不过过度追求刚性也不见得合理,有可能还是怕电池包吃太多力产生变形而过度设计。这点我们后续还是看特斯拉4680的数据吧。 📚 干的过model3吗?这个问题需要问吗? 这玩意是Model3平替吗?价格上来说好像不够评价,替换上来说,又没有特斯拉强大的autopilot功能。对,这次海豹依然没有noa功能,着重宣传底盘和操控来看,基础L2大概率也还是性能欠佳。 回到运动主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是目前最完美的搭配,但是热管理,运动模式的标定以及后市场的可玩性,也是要进一步追逐特斯拉的地方,而且这个级别运动真的是必须的吗?底子好是一方面,运动只是走量以后生态大了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byd出的入门后驱高配四驱3.8秒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CTB技术轿车,卖得好不好,还得看市场接受度。那么你作为潜在用户的话,接受吗?评论区见。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