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之后,你的车怎么样了?📸爱车美图 💘实用车品 🔧保养分享 💰晒晒价格 🤦🏻新车一血 💔爱车吐槽 💔爱车吐槽 难得的好车 1.外观看起来总是那么时尚 2.动力十足 搭配1.5发动机 城市行驶游刃有余 推背感十足 只要你舍得踩油门 雨燕在推出1.5升VVT发动机时,将之前的5幅轮毂更换为颇为动感的15幅条型轮毂,并在车顶尾部加装了扰流板,这让打拼多年,早已审美疲劳的雨燕着实时尚了一把。而2011运动款的出现才真正让雨燕走上了运动路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新款的造型完全是忠于日本雨燕1600 Suzuki Sport原版所作,很有街车的味道,也很有范儿。 在外观上,运动款的包围是和老款最大的区别。这款包围和日版雨燕运动款一样,极具侵略性。U型大嘴的下部进气格栅被拉大,赛车中常见的蜂窝状网格突显了运动感。雾灯藏在了两侧的进气格栅装饰中,这两组进气格栅让前脸看起来很夸张很张扬,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装饰而已。右侧网格被封死,左侧几个开口是为喇叭开的。上下两组进气网格足以给发动机及水箱散热,即使后期对车辆进行改装,也能满足副水箱的散热需求。 原厂熏黑的大灯时尚、前卫,比老款的银色的酷一些,但出于成本考虑,没有沿用日版的透镜大灯,算是个小小的遗憾。 增加的侧裙是雨燕车身最重要的变化,这让它看上去底盘更低,视觉重心也有所下移,黑色的侧裙显得比较专业。 带蜂窝网格的后包围也和以前不同。这个后包和日版极为相似,但不同的是日版为双出排气管,国内为单出。虽说气势上不如原版霸气,但黑色网格走的是运动的街车路线,给整车增色不少。尾灯外形没有变,但内部构造变为了三盏纵向排列的灯泡结构。 这套包围最早是Suzuki Sport的原厂御用改装部件,后来被台湾仿造,仿造品价格约为4000元,被东南亚以及国内车迷大量采用。在众多雨燕改装包围中这是最帅的一款,其它款式均没有此款这么协调。 铃木这台M15A发动机较为平庸,1.5升自然吸气,带VVT技术。最大功率76kw/6000rpm;最大扭矩138N·m/4000rpm;最高时速175km/h。发动机数据和同级别的马自达 2相同,但由于变速箱齿比等差异,最高时速比马自达2 慢了11km/h,相比飞度 还是有着12kw和7N·m的差距。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台M15A属于高转速发动机,好处是当转速上来后有着不错的爆发力,中段加速也不至于很软;缺点是在较低转速区域内发挥不出车辆的扭矩,使得起步加速会比低转速发动机慢。减档、拉高转速是唤起这台发动机爆发力的最佳手段,但油耗也会随之攀升。 虽然我们没有测试过2011运动款,但与之相同的配置雨燕经我们实测加速时间为11.1秒;马自达2为10.4秒;自动挡的飞度为10.8秒。这样的加速时间和在小型车级别中中规中矩。 雨燕2011运动款的日版包围是其最出彩的地方,这让其成为最帅的一代雨燕。动力表现方面比较平庸。值得一提的是M15A发动机的改装空间较大,雨燕的全车外观和性能的改装零件也很丰富,很适合改装。该车的卖点是在外观上而不在动力上,8万元区间可选的具备运动特点的车型较少,雨燕算比较不错的 5速手动变速箱是目前主流车型的基本配置,没有什么特色。雨燕的亮点在于类似赛车的短换挡行程,这使得换挡感觉更紧凑、更具运动感。档位切换较平顺,有一定吸入感,圆形的排挡头易于掌握也比较专业。 雨燕的内饰采用沉稳的灰色以及运动型车多用的黑色。三幅式方向盘下部多了老款没有的银色塑料装饰,三处手握处多了增加摩擦力的点状设计,这些对实际驾驶影响不大,视觉效果成分较多。 座椅的几处细节体现了偏运动化的设计。双色座椅黑色部分为真皮材质,灰色的缝线以及swift标志看起来颇为个性。灰色的织物材质在增加了摩擦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耐久度。从图上可以看出腿部两侧突起不是很明显,但座垫中间比整体要长。整个座椅造型较为时尚,但对实际驾驶帮助不大。 作为一款家用轿车,除了炫酷的外形,车内空间也是我们所要关注。雨燕的平直车顶让车内前后排有着不错的头部空间。后排腿部空间比马自达2、标志206充裕,但略逊与飞度。后排座椅可4/6比例或全部放倒来增加载物空间。 14年9月 手动1.5 嗷嗷叫 个人有喜欢的么? 价格不高 欢迎来搞 车商勿扰 7万公里 公里数缓慢增加 等待有缘人 个人一手车
#我的自驾露营第8天 清风楼位于沧州市解放路,紧挨大运河文化代,附近门庭若市非常繁华,因为我在沧州,要给自己的家乡的景点多宣传。 今天介绍沧州市区清风楼的历史: 沧州古清风楼相传为晋代永康年间所建,清风楼距今已有1700多年。何人何故所建已难搞清了,位置和始建时间尚有记载。《元史·仁宗记》云:“沧州治于仁宗延佑元年(1314)五月丁丑由原清池县至西迁40里北周至北宋长芦镇”(今沧州市运河区境内),萨录囚作诗在元惠帝元统乙亥(1335)年“沧州公馆内”清风楼的,此时沧州迁至长芦已20余年”。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清风楼在沧州公馆内,相传建于晋永康中。清乾隆八年(1973)所修《沧州志》也有记载。雍正《畿辅通志》载:清风楼在旧沧州,晋太康中建,元萨天赐驻节于此,有清风楼诗。据史料记载,元朝一位叫萨都剌(字天锡)的官吏,来到沧州后,平冤狱,放受屈之囚,人们皆感其德,登楼赞颂他的德政(一说为感念他的恩德而建清风楼),而楼名“清风”恰好是对他德政的最好赞美。这位政绩卓越的元代名臣用两袖清风,为古老的沧州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而他和清风楼的故事,也说明了清风楼至少在元代还存在或者重修,至此时清风之楼名已延用千余年。清雍正沧州贾继曾《清风楼怀古》诗二首有“晋代遗踪渺,清风尚莫休”、“五垒荒城夜”、“云卧残碑古”等句,说明晋清风楼在汉五垒城附近(今沧州市委南附近)。贾继曾(雍正丙午1726年举人)写该诗,如果不是想象,而是亲自登临之作,那么,就能说明,清风楼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左右,应该还存在或重修,至此时清风之名延用了1400余年。 1995年运河区复建清风楼,位于解放桥西北侧运河西岸边,延用古晋沧州“清风楼”而兴建,既是运河区标志和区域景观点,又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是沧州城市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登上这座5层仿古建筑,一观沧州城区风貌,风物果然大不同。千古大运河像一条玉带从南向北流过,东南侧不远处南湖湖光粼粼、碧波荡漾,映着树荫、山色、楼影,影影重叠,汇成一曲交响乐。清风楼南面就是清风楼广场,葱葱郁郁的绿色把整个广场包围,整齐有序,层次分明,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区。 萨都剌曾经写过一首《清风楼》古诗,描绘了当年清风楼的美景。“晋代繁华地,如今有此楼。暮云连海岱,明月满沧州。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城南秋欲尽,寂寞采莲舟。”这首诗写出了古清风楼的万千风姿:飞鸟从它身边过,星辰似探手可摘。古沧州城南的秋色已深,而一只小舟上,舟人正立在船头,采摘着莲蓬。 这附近有很多小吃可以品尝,价格合理,吴记拉面跟兰州拉面有所不同,味道挺好的,有路过的朋友可以来尝尝。 最后感谢飞度三菱换着开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