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问界M8选增程还是纯电两年前,我满心欢喜地把问界M7增程版开回家,想着“市区用电、长途用油”,既能省钱又没有续航焦虑,简直完美。但如今,跑了4.6万公里后,我却越来越后悔:如果当初咬牙上纯电,现在该多省心! 01 为什么当初选了增程? 两年前,我的通勤距离只有10公里,周末偶尔跑个200公里的小长途,过年回老家600公里。想着增程车纯电续航150-200公里,市区通勤绰绰有余,还能“可油可电”跑长途,于是毫不犹豫地选了增程版。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02 跑了4.6万公里后,我发现了增程的“真相” 先说结论:4.6万公里里,只有6000公里是烧油跑的长途,剩下4万公里全是用电跑的! 为什么?因为用油真的心疼!以前开油车,加满一箱油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开增程,哪怕油价便宜,我也舍不得用,宁愿天天充电。结果呢?增程车反而成了我最大的“续航焦虑”来源! 03 增程的真实体验:电池太小,充电太勤! 我的M7是40度电池,官方标称纯电续航200公里,实际体验下来: 夏天:满电真能跑到200公里,但谁会把电跑到0%?我一般充到90%,用到10%就得烧油,实际可用电量只有32度,夏天最多跑150公里。 冬天:开暖气后续航直接掉到130公里,实际可用电量只能跑100公里左右。 两年前通勤1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确实舒服。但现在通勤距离变成了60公里,夏天两天一充,冬天甚至一天一充!没有家充桩的时候,天天跑外面充电,真的崩溃。 04 如果选纯电,现在会多爽? 反观纯电车型: 省钱:我的40度电池在外充电,峰谷电算下来一公里不到1毛钱,纯电车型电池更大,用电成本只会更低。 省心:纯电车型续航扎实,日常通勤一两周充一次电,比增程舒服太多。 保养便宜:电车保养简单,一年下来比增程省不少钱。 当然,纯电也有缺点: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确实麻烦,但平时通勤为主,偶尔长途提前规划好,其实问题不大。 05 问界M8到底选增程还是纯电?给你三个建议! 如果你正在纠结M8选增程还是纯电,听我的: 经常跑高速长途?闭眼选增程。 高速油耗低,增程确实没焦虑。 通勤距离长,有家充桩,偶尔长途?也可以选增程。 有家充,日常充电方便,长途用油也不心疼。 日常通勤为主,很少跑长途?闭眼选纯电! M8纯电版100度电池,市区通勤满电能跑550公里,高速也能跑400公里,只要不是三天两头跑高速,纯电真的更香。 06 写在最后 两年前,我以为增程是“完美方案”;两年后,我才发现:真正的省钱省心,还得是纯电车。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我一定毫不犹豫选纯电,续航必须扎实400公里以上!那些还在纠结的朋友,别再被“增程没焦虑”忽悠了,真正的焦虑,是你明明有油箱,却舍不得用油!
#问界M8选增程还是纯电M8纯电版的预售价最近已经出来了,长续航后驱版37.8万到ultra版44.8万起,这个起售价之比增程版贵了1万元,等正式发布后没准还会再降一点,这个价格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今天主要看到了又自媒体实测M8纯电版的续航,两个版本一个实测是582公里,达成率86.3%,一个是636公里,达成率是94.2%。说实话这个续航我个人是不太信的,下面来聊一聊我个人对纯电版续航的看法和猜测。 我的车是M7plus后驱版,40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官方标续是220公里,我自己开了两年,4.6万公里,测下来实际的数据是夏天通勤可以开到200公里左右,冬天开暖气的情况下在120公里左右。夏天的表显平均电耗是18,但实际是20左右,冬天要到35-40。夏天一度电5公里左右,冬天一度电3公里左右。 M8增程版的车重比M7要重300公斤左右,我个人估计实际电耗应该跟M7差不多的,毕竟车重和造型摆在这里,电耗不会低的。假如按照我M7的续航数据,M8纯电版100度三元锂电池的夏季续航应该是500公里,冬天在300公里左右。如果纯电版的电机技术更新、车重减轻的情况下,我给到的预估续航夏季是550以内,冬天400不到,这个还是市区通勤的数据,高速肯定还要打折的。 再来看两个自媒体的实测数据,续航582公里的前置条件是乘坐2人,温度33度,空调23度3挡风,高速占比70%,平均车速96,那么估计是按照110的限速跑的,市区道路占30%,在这个前置条件下,达成率稍微有那么一点可信度,但我觉得高速占到70%的情况下还是很虚,我的M7高速纯电续航顶多一度电4公里,也是按着限速跑,所以这个数据我是不太信的,而且通过仪表显示的电耗在16,这我真接受不了,问界电耗虚标的事儿我一直在吐槽,我一直觉得空调的电耗还有其他电耗是不是都不算在内的。 至于第二个自媒体测试的636公里,达成率94%,高速路段占比80%,而且还是乘坐4人的情况下,我就更不太信了,毕竟M8的体积摆在这里,你要说是轿车在风阻较低的情况下有这个续航我还信,但SUV这个造型,车还重,100度的电池能跑600多公里打死我都不信,除非问界给我一辆纯电让我自己去跑试试哈哈 总结:纯电版的预售价我感觉是真不高,100度的电池也是现在能给到的最大的了,至于这个续航达成率, 我保持怀疑态度,如果真的能稳定在600公里左右,那我认为纯电版可以无脑冲了,我自己现在是真不喜欢增程的小电池大油箱了,鸡肋。就怕纯电版的续航不够,如果日常通勤只有500以内,那是有点拉胯的。但话说回来,M7纯电版也会给到100度电池,到时候的售价如果比M8低不少的话,那对M8来说也算是背刺了,毕竟M7现在完全就是套娃M8的车型,我觉得有想法的倒不如等等M7发布了再决定呢
#体验问界M8前几天我去试驾了问界M8,而问界M8相比较同级的领克900,优缺点如下: ☞(1)优点 ①智能辅助驾驶我觉得应该会比领克900的好,虽然领克900的智能辅助驾驶没有体验过,但是按目前公认的就是华为ADS算第一梯队,另外端到端以及提前设置自行驾驶到指定位置接车设计也是非常实用的。 ②车内噪音表现会比领克900好些,领克900底盘特别是第三排胎噪声音会比问界M8明显些。 ③顶配车型问界M8会比较好玩,毕竟有隔空开门这个功能,领克900不能做到,这点领克确实会有些许不足。 ④后备箱空间问界M8会大些,而领克900会小些,估计相差一个20寸行李箱的宽度距离吧! ☞(2)不足点 ①价格因素,问界M8价格35.98-44.98万,而领克900是30.99-41.69万,价格还是会有几万区别,如果预算有限,因为领克900价格低些,选择领克900的可能性非常高。 ②车内空间问界M8明显存在不足,其第二排虽然舒服了,但是第三排前后排空间就不行了,我本人179cm,腿都挤不进去,而且其第二排过第三排通道设计的有点窄,个人是觉得通过不是特别顺畅的,而领克900会好很多,不会觉得拥挤,这点就是问界M8的主要不足。 ③第二排屏幕还是问界M8设计的差了点,因为它是投影幕布设计,相比较领克900的后排屏幕设计,清晰度还是差了点,而且也不能触屏设计,不够便捷。另外,因为它比较薄,所以空调风吹的时候它会晃动,很影响观看体验,而且问界M8第二排的屏幕太靠近第二排人了,这里建议坐第三排观看,也就是二排体验会差些。 ④问界M8相比较领克900的政策还是差了点。问界M8目前只送地毯和首保或者其它物品,贷款没有免息政策,而且目前只有省补15000元(一定要置换)。而领克900除了问界M8赠送的东西外,目前有2万的购车权益(保险5000元,现金5000元,限时超级家享置换金10000元),相比较下,问界M8的政策还是差了点,感觉少了些吸引力。 ⑤第一排主驾腿托太短了,支撑性不够,基本连膝盖下部分都没法支撑到,这个配置作用不大。 ☆所以大家是愿意选择智能辅助驾驶更高的车型还是选择车内空间更大,购车成本更低的车型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看了问界M8的预售价格,这个车没有我想的这么好。本质还是华为生态的套壳车,智驾还是溢价须高,这个车上市降价个5万还有点性价比。 🚗很多人看了发布会就觉得4个激光雷达好厉害,但是你知道光堆硬件实际效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只是纸面上让你多花钱让你觉得花的值。现在的智驾还是没有很成熟,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后面新车好用智能驾驶也会越来越多。就像手机拍照一样你用了6个摄像头2亿像素和你4个摄像头拍出来的照片差异微乎其微。所以光堆硬件你的辅助驾驶也不会提升很大,虽然你说你的硬件可以做到L3级辅助驾驶,但是现阶段的法规下你L3和L2.9999没什么区别,在正式法规落地之前还是个噱头。但是我们先要为你新的智驾要花这么多钱。 🚗低配版更是没有诚意,36.8的价格你的电池才37度,对比理想L8的42.8的电池但是价格却要贵4万显得毫无诚意。再看看小鹏X9都要出增程版了人家的电池续航要做到400公里,你才201公里属实有点少了。你如果也出个400公里纯电续航的话估计这个车会很多人来买,但是你都这个价位了还弄一个小电池,还有低配版竟然没有零重力座椅,想要电动门和投影你还必须上顶配,说到底你就是让你掏钱。还有这个车的零百加速确实够快但是一个奶爸车用不到那么快的加速。性价比才是一个车的关键。 🚗还有就是华为之前发布会老是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说实话我没有看到实际好在哪里,基本都是在说自己哪里好,具体好在哪里有什么对比我们也不知道,基本都是在堆参数。所以说买车尽量不要买新出的车型,现在新能源市场首批车主基本都要会背刺这个我深有体会,而且也没有终身质保这个政策。 所以如果新车真的这个价格就不值得购买,虽然小定2万8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退订的,实际这个价钱买个2手M9性价比挺好的,本来就没有终身质保所以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问界M8大定突破6万份目前与领克900纠结中,好多朋友都在说买领克之后会后悔,让转投问界m8,但个人总感觉m8诚意太不足了,溢价太高,配置也比较低,而且智驾这个东西跟毒品一样用上以后更不会注意行车安全,目前无限纠结中…… 求各位大佬喊醒,到底该如何选择啊……(不是预算问题,只是感觉m8有点杀猪盘)
#辣评新车🚌一 为什么说是问界M9平替 1 M8和M9虽然定位一个中大型一个大型,但是长度仅仅差4厘米,这在实际使用中基本上是无差别的。 2 最值钱的华为华为3.0智驾全系标配,和问界M9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侧由激光雷达变成了毫米波雷达,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功能的有无,只是在特别场景增强距离的感知会弱一些,理论上不如激光雷达预判的早。相对于比M9便宜10w的价格来说,我觉得还是挺划算的。但是对于特殊物体,比如比较细的树,比较低的桩桶或者石墩能否百分百的识别到,我觉得还有待验证。因为一般的车是有概率识别不到的。 🚌二 个人对问界M8的看法 1 外观说实话,挺丑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脸封闭面积太大了,导致看着前脸很厚,完全没有大车霸气的感觉。 2 不过好评的是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在北方的冬天来说很友好。如果是隐藏式门把手,冻住了需要等很长时间。而半隐藏式门把手,冻住了还能靠蛮力拉开,更省时间。 3 在低配上问界有点自作聪明。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续航短电池包度数小可以理解,但是还用磷酸铁锂有点节省成本的意思。2025年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稳定在0.6元/Wh,三元锂电池受镍价波动影响达0.85元/Wh。而且在冬天,磷酸铁锂的打折率会比三元锂电池高,续航更短。 4 在低配没有电动门和零重力座椅。没有电动门我觉得影响不大,因为如果家里之前开油车的话,关门时候手劲会很大,时间长了很容易坏。但是没有零重力座椅会影响副驾驶的舒适性,我觉得有点应付事。加个零重力和腿拖成本又没多少,砍掉零重力有点应付事了。 🚌三 问界M8真的贵吗 1 和竞品相比并不贵 有人说问界M8卖的贵了,但是和尺寸相近的理想L9和问界M9相比,价格都便宜一些。至于为什么对标的是L9而不是L8,因为尺寸差不多,而不能只看中型还是中大型的级别。 2 和自身相比价格混乱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M7的定价上,和M5的价格重合。在公布之前以为M7的最高价为M8的最低价,但是价格又贵了4w,电池上还有点省成本的意思。所以和自身比价格是偏高的。 那到底贵不贵呢,总体我觉得是偏贵的,因为超乎我的预期。后期还会有降价的空间,但是需要等到销量下滑的时候。 🚌四 总结 我认为这款车虽然尺寸和M9差不多,但是和在比亚迪全面布局高阶智驾的背景下,M8就是拉低华为3.0高阶智驾门槛的。 虽然有人建议华为在电池上也发发力,因为奇瑞放信说造了个固态电池,但是我觉得不用着急。假如电池是真正的固态电池,两三年内因为成本的问题也难以普及。在宁王22年研制出第一款千里续航电池的时候(续航1032,容量140),极氪001选这个电池需要10w。但是查看现在的极氪,最高的也就100度,完全没有140度电池这个选项了。
#辣评新车🚗昨天问界M8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客观讲这个价格确实谈不上便宜,包括预售权益也没有太大优惠。但是我认为从性价比谈国产新能源只是目前市场初期的现状,往后发展国产新能源还是会像手机市场一样,豪华车型(旗舰手机)社会属性才是首要的,同时价格也会不断往上突破的。 ⁻ ✅以问界M8来讲,我认为这款车很典型地佐证我上述的观点。以五座版中配和顶配举例,难道说后排激光投影加个智能化大灯就真的值5万吗?我认为肯定是不值的,但是旗舰的车型,顶配的配置,必然有些功能是只有顶配才独有的。进一步解释一下,现在旗舰手机和2000-3000元的中端手机产品体验上真就天差地别吗?显然不是,目前很多中端手机都有最先进的骁龙处理器。但是你要看中端手机有没有豪华的影像配置?有没有无线充电?我想绝大多数中端手机都没有上述两款配置吧? ⁻ ⭕另外也可以对比问界M8低配和中配的区别,我们就会发现,中低配的价格差距很小,仅有两万,而且相应的配置都很实用,比如电池容量、舒适性的座椅配置。反而中高配的差距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舒适体验,实用属性并不强,但中高配的差价却高达5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同样的道理,很多车友都在跟领克900做对比,认为领克900的功能配置属性更强,性价比更高。但是我认为对于一辆40万的车型来说,品牌价值、社会属性才是第一考虑因素。问界M8的产品形象就是华为授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豪华高端,难道这些就不会带来问界M8的产品溢价吗?你评判一辆车的时候,总不能只去谈一辆车的产品功能配置这些硬条件吧?同时一辆车的社会价值你就要忽视,我认为这样肯定是不合适的。 ⁻ 🚗简单想想,为什么普拉多要卖50多万,奥迪A6L要卖小40万,难道它们的乘坐驾控体验真的就要远远优于20万的国产新能源吗? ⁻ ✅总结而言我的观点,我认为问界M8作为理想L8、领克900等同级别车型,价格肯定是相对偏高的。但是华为ADAS智驾的功能体验、包括华为授权所带来的品牌社会价值,这同样是造车成本,买车时我们肯定要考虑在内的,这么来看,问界M8真谈不上贵,毕竟相对于尺寸差不多的问界M9,M8最起码便宜十万上下呢。 ⁻ ⭕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在乎华为高端智驾,以及众多华为授权品牌中比较成熟的问界,那确实M8值得购买。毕竟M7的车身机械素质太差、M9又太贵。但如果说追求性价比,那我就不很不建议你买M8了,领克900、魏牌蓝山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