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赛季 CTCC 中国杯宁波站的决赛充满戏剧性,安全车的长时间介入让比赛从常规竞速变为策略与应变能力的终极考验。五大组别冠军的诞生,不仅是速度的胜利,更是战术智慧与运气的完美结合。

在 TCR 组别,主场作战的涂雅特 / 王鸿浩看似 “轻松” 夺冠,实则暗藏策略。发车时的保守选择,实则是为保存轮胎寿命、规避事故风险。反观颁奖台争夺战,株洲吉人自有天相车队的韩昌 / 金忭与朱杰生 / 钟毅展在最后时刻的贴身追逐,展现出对赛道极限的精准把控,1.325 秒的差距印证了 TCR 赛事的激烈程度。


TCS 组别堪称 “意外频发” 的战场。多辆热门赛车因机械故障退赛,却为闫闯创造了机会。他赛后分析:“我们提前预判了轮胎状态,选择在安全车结束后完成关键进站,出站时正好赶上轮胎最佳工作窗口。” 这种对比赛节奏的敏锐捕捉,让他成功横扫双冠,也证明了策略在长距离赛事中的决定性作用。


TC1 组别中,王颢森的 “双杀” 看似一帆风顺,实则暗含运气成分。在安全车频繁出动的情况下,他既未被慢车阻挡,也未卷入事故,全程保持稳定节奏。正如他所说:“比赛中很多情况无法控制,但保持专注、把握每一圈,是夺冠的关键。”


TC2 组别的 “领克内战” 堪称策略教科书。杨安 / 戚荻沁车组与队友采用不同的停站时机,在赛道上展开 “田忌赛马” 式的博弈。戚荻沁提到:“我们故意在前期保留速度,等待队友先消耗轮胎,最后凭借车辆调校优势实现反超。” 这种团队协作与战术配合,让领克纵横车队包揽领奖台。

TC3 组别则将 “细节决定成败” 演绎到极致。肇庆 YBS 车队王水 / 王小欢的夺冠,得益于精准的 91 秒进站时间 —— 仅比 90 秒的强制停站多 1 秒,却为后续比赛赢得先机。而亚军争夺战中,顾智愚 / 张铭旭与梁锦升 / 崔静瑜 0.199 秒的差距,更凸显了每一个弯道、每一次刹车对结果的影响。


随着宁波站的落幕,CTCC 即将在 6 月 27 - 29 日的浙江国际赛车场开启新征程。面对全新赛道,车队和车手又将制定怎样的战术?哪些 “冷门” 策略会成为制胜法宝?答案即将揭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