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对话 | 上汽高管:智驾坚持融合路线,MG品牌将推4款新车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4-11-28

    文:懂车帝原创 韦燕玲

    [懂车帝原创 行业]日前,上汽名爵2025款MG7(图片|配置|询价)正式上市,限时一口价售价区间为11.29-16.29万元。在发布会结束后,懂车帝与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 祝勇、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上汽MG总经理 陆家俊、上汽MG品牌传播高级经理 杨一君进行了对话交流,针对MG7的销量预期,MG品牌产品规划等议题,几位高管均给出了回应。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 祝勇

    在当下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50%的背景下,不少声音认为燃油车已经式微。但俞经民表示,其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内燃油车加上混动车型的比例大概是在40%左右,即便就是现在占比突飞猛进的新能源车型当中也有很多非纯电车型。

    俞经民认为,“我们的营销要回到本源、工程师回到本源,做到不忘初心。”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他解释称,在当下市场,用户首先选的不是动力总成,而是品牌、车型类型、价位段,以及考虑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出行生活。

    俞经民表示,未来MG明确要推出四款车,其中两款全新、两款大改款。

    而针对2025款MG7的产品配置的调整,陆家俊也表示,将此前三种1.5T的配置改成了两种,主要是针对那些更在意性价比、只追求日常通勤代步的车主。

    上汽MG总经理 陆家俊

    但是2.0T版本搭载了NGP高阶智驾系统,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陆家俊表示,当前MG7的月销量在2000台左右,其中40%-50%热销车型一直都是2.0T,未来有可能60%以上是2.0T车型,甚至更高。

    对于上汽所选择的融合智能化辅助驾驶方案,祝勇表示,选择哪种智驾路线取决于对其功能的理解。

    上汽MG品牌传播高级经理 杨一君

    祝勇解释,各种技术路线中,无图智驾的模式理论上非常好,现实中非常难。特斯拉作为行业标杆,无图做得最早,积累的数据最多,它通过丰富的数据来提取特征。但特斯拉最怕白色大卡车,因为它的特征非常模糊,智驾系统完全不能识别,非常容易发生事故。

    目前国内普遍还是坚持视觉和有图的融合方案,包括上汽也选择融合方案这条路线。

    祝勇表示,长远来看,上汽在高清地图的应用方面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同时在激光雷达方面,祝勇也表示上汽也不太会放弃激光雷达。其表示,视觉摄像头和普通雷达所能探测的东西具有局限性,而激光雷达对于远距离探测,尤其是对小物体的探测距离、精度远超于普通摄像头。

    不过祝勇也表示,今天来看,融合式方案可能比较好,当然不排除未来人工视觉网络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像人一样对未识别事物进行判断。

    以下是对话实录,有删减:


    问题1:在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时代,MG为什么还要花心思打造MG7这款燃油轿跑?同时作为主打智能的燃油车,您认为MG7和其它燃油车相比,究竟谁更聪明?

    俞经民:智能车本身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升级。早在一年半之前,MG7 2023款就是首款搭载NGP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燃油车,包括智能化座舱、8155芯片,我们也是早就搭载了。此次MG7 2025款带来了更全面的智能化升级。

    在用户追求“油电同权”、“油电同智”的时代,要在燃油车上打造智能座驾、智能座舱,在技术方面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MG很愿意和大家紧紧的拥抱,不断刷新B级运动轿车标杆。

    问题2:MG7 2025款的限时一口价已经将2.0T的价格下探到了12万多,MG7 2025款和同价位的小鹏MONA3以及搭载华为ADS SE系统的深蓝S07这些新能源车也不遑多让,您能否用三个关键词(句)梳理一下MG7 2025款在智能化方面的核心亮点?另外介绍下MG混动车型相关的计划。

    祝勇:小鹏MONA3和深蓝S07,它们在智驾方面的表现肯定是可圈可点的。MG7 2025款作为20万以内“最聪明的燃油车”,我们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的。

    譬如说MG7 2025搭载的P2P记忆泊车功能,大家可能觉得它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它背后的技术含量一点都不低。它主要分为主动记忆和默默记忆。主动记忆就是让它主动学习、记忆;而默默记忆,就是不用管它,从用户下车到停车点的路线,它会自己记住。

    目前市面上比较知名的新能源车型,单从智能泊车功能来看,真正做到和MG7 2025款P2P记忆泊车功能一样水准的,目前只有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新能源车型。同时我们的智驾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另外,相比于特斯拉的技术模式,我们的P2P记忆泊车功能在给予用户方便的同时,会更加注重相关法规和风险,从而更好的帮助车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我们MG7 2025款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就是P2P记忆泊车功能。大家可以看到在发布会上MG7 2025款是可以自动开上来的,它的P2P记忆泊车功能支持地面、地下、召唤、泊车、灵活选择等五大场景。

    第二个就是NGP系统真正实现了全国高速路网的全覆盖。我们采用的融合方案,通过图与视觉相结合的方式,既有高精地图也有视觉辅助,从而实现了对于高速路网的全覆盖,不降级、不退出,实现了拟人化的驾驶体验。

    第三个就是人机和谐理念。在智驾可用的场景中,我们会把体验做到最佳;在智驾系统遇到corner case搞不定的时候,能随时无缝接管;并且人车之间不对抗、不博弈。相较于一般独立的智驾团队,我们的智驾团队与底盘车控团队合作更加紧密,甚至一度被整合为一个部门。

    俞经民:刚才祝总提到了特斯拉,我发现用户对于它的纯视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在下降。相较之下,我觉得融合方案或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我们不仅有上汽乘用车在推进,还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包括五菱兄弟单位等,都在智能出行方面大步向前。

    同时,“油电同权”一直是我所倡导的,虽然新能源汽车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燃油车在轻量化、总能量、持久性方面的优势很难被完全超越。燃油车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满足时代刚需,在智能化这一传统短板不断迭代升级。

    陆家俊:刚刚提到的问题涉及这次MG7 2025款限时一口价,我详细说明一下。为了争取到这次MG7 2025款的限时一口价,我们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MG7自去年上市以来,大约销售了6万多辆。它的用户群体从最初上市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MG7的女性用户数量正在逐步增长。去年3月MG7上市时,我们更强调2.0T的性能和颜值,以及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dream car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女性越来越有自我主张,开始想要掌控方向盘,对性能和驾控有了自己的追求。因此,现在我们的女性车主比例相较于去年至少增加了10个百分点。

    第二,最初购买2.0T MG7的车主占多数,其中购买16多万元配置的车主占比接近30%。最近一年,之前选择MG5、MG6的用户也想升级到MG7,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1.5T版本的MG7,因为他们之前购买的MG5、MG6车型搭载的都是1.5T版本的动力配置。

    但是,在这个时代,谁不想拥有一辆动力更强、性能体验更完善的车呢?因此,我们希望通过MG7 2025款的配置调整,继续降低2.0T的购买门槛,让用户可以用12.99万的一口价买到2.0T的MG7。

    此外,MG7 2025款搭载的智驾功能,之前我们都是要选配的,选配价格是12000元。这次我们把这项功能从选配直接加入标配,甚至在加入的同时,我们的限时一口价比去年正式上市的价格还要低。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智能平权、性能平权来迎接MG用户群体的变化,让更多的女性车主可以享受这样一辆车。我们也希望喜欢燃油车性能的广大用户,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购买这款车,让更多的人去体验和享受它。

    问题3:前不久欧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制裁已经尘埃落定,今天MG又发布了MG7 2025款,刚才讲到未来MG还将推出混动车型,目前感觉MG的产品线是非常完整的,请问未来MG在面对海外市场的时候,有哪些新策略吗?

    俞经民:个人感觉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内燃油车加上混动车型的比例大概是在40%左右,即便就是现在占比突飞猛进的新能源车型当中也有很多非纯电车型。因此,我一直觉得实现“油电平权”是很有必要的。、

    我认为,用户首先选的不是动力总成,而是品牌、车型类型、价位段,以及考虑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出行生活。要为用户带去情绪价值、体验价值,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我们的营销要回到本源、工程师回到本源,做到不忘初心。

    当前,市场在进入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好多原来知名的B级车都在竞争中消亡了。现在MG7的月销量是在2000台左右,我也想MG7的销量未来能在后面加个0。当然这也不是光靠期待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努力,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MG明确要推出四款车,其中两款全新、两款大改款。我们立志要在国内销量实现翻番,在海外市场也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增长,敬请大家期待。

    问题4:MG7 2025款喊出了“B级运动轿跑新标杆 ”的口号,请问“新标杆”的“新”主要体现在哪里?同时新车动力配置进行了调整,1.5T只有2种配置选择、而2.0T则有4种配置可选,但1.5T往往是更能走量的车型,MG7 2025款如此布局的背后有什么考量吗?

    陆家俊:关于MG7 2025款配置线的调整,从整体上讲MG7这款车,之前我们有三种1.5T的配置,现在改成了两种,主要是针对那些更在意性价比、只追求日常通勤代步的车主。可以说,1.5T车型完全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但是,当我们的用户拥有更高的预算,他的选择自然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所以其实选择MG7的1.5T和2.0T的用户人群往往略有一点不同。这次MG7 2025款的2.0T入门款的12.99万一口价,和1.5T高配版配置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有的用户就会觉得其中1.5T的高配版单纯从舒适性的配置来说,会比2.0T入门款要好一些。

    但是2.0T有搭载NGP高阶智驾系统,所以它会更丰富,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多要讲产品,而不是单单只讲最低价。虽然说MG7现在月销是在2000台左右,高的时候大概4500-5000左右。但是40%-50%热销车型一直都是2.0T,未来我希望60%以上是2.0T,甚至更高。

    问题5:俞总在安吉提到了MG的车针对女性用户会做一些调整或者功能上的优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去选择MG7这款车,作为女性来说,请您谈一谈女性用户喜欢MG7的原因?

    杨一君:MG品牌精神“always YOUNG”对女性具有很强的共情和感染力。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深度悦己和及时享乐,这也是对“always YOUNG”的共鸣。比如后疫情时代的年轻女性,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当她们坐在驾驶位上,有了更多机会向外看。还有像“千禧妈妈”这样的年轻妈妈群体,她们从“我们”开始探究“我”,关注自我生活以及内心的需求。

    问题6:从新一代MG5到今天MG7 2025款,MG7“全球轿跑世家”的身份标签逐渐立起来了,那么在您看来,MG现在可以算作是全球轿跑的第一品牌吗?

    俞经民:我不敢自称为“轿跑第一”品牌,“轿跑世家”的称号也来源于中国用户的肯定。轿跑形成家族化、序列化发展的更是只有MG,15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了5款车型,包括MG5、MG6等。同时,MG涵盖10万内到30万不同价位的车型,在全球市场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阶段这场汽车市场的淘汰赛,正是对品牌的终极考核。

    过去100年,汽车主要是以汽油为主的,但凡喜欢开车,驾控驾乘要舒服一点;如今车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三空间。运动轿车代表的不仅仅是轿跑的概念,除了有造型、性能优势之外,现在还要加上更好的配置、更好的品质、更好的智能。我希望MG7的销量能从2000台到2万台,这不是靠今天上市活动就能做到的。接下来,我将拿出一套全新的MG7颜色方案,相信市场一定会爆发。

    问题7:最早的话也是俞总当时在大众的时候提出来“油电同智”。对于油车来说实现智能化,是要难的。对标特斯拉、华为,他们还是电车居多。在您看来,其中的难点究竟是什么?

    祝勇:燃油车智能化的难点,一是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低,算力协同与跨域融合难度大;二是内燃机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与电动机有差距。电机的反应速度、控制灵敏度远超于传统发动机。发动机要通过一个离合器,还要配合ABB刹车系统,这就强调预感知能力,动力和控制力要有良好的配合。对于燃油车来说,一定要把期限控制做大,这就考验车企的基层预通讯和标的的能力。

    问题8:高速NGP其实两种路线,从有图到无图的切换,反而智能化的体验下降了。上汽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第三条融合路线?它在体验上有哪些优势?

    祝勇:业内各种路线都有,选择哪种路线取决于你对NGP功能的理解。其中,无图的模式理论上非常好,现实中非常难。特斯拉作为行业标杆,无图做得最早,积累的数据最多,它通过丰富的数据来提取特征。但特斯拉最怕白色大卡车,因为它的特征非常模糊,智驾系统完全不能识别,非常容易发生事故。

    目前我国还是坚持视觉和有图的融合,因为你今天做不到无限的神经网络,这时加上视觉可能是最安全的方式。上汽选择融合这条路线,第一点要求驾驶环节全线不掉线、无死角,要保障客户最安全和最好用的体验。高速公路智驾本来很精密,再通过视觉监测,如果发生异常我可以快速判断,这也会降低车内计算能力的要求,反过来讲就是在一定的计算能力下,反应就会更快。

    长远来看,上汽在高清地图的应用方面,本来就有很多资源,所以一定要把你手中最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给到客户最好的体验。

    我相信上汽不太会放弃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和普通雷达所能探测的东西具有局限性,而激光雷达对于远距离探测,尤其是对小物体的探测距离、精度远超于普通摄像头。今天来看,融合式方案可能比较好,当然不排除未来人工视觉网络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像人一样对未识别事物进行判断。未来我们总要不断向前探索。

    问题9:MG已经把智能化标签打出去了,芯片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动作?

    祝勇:对于芯片层面最核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制造,二是研发。因为芯片是底层,就像以前我们买电脑台式机,对486、586那些指令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控制调动的能力是核心。只有掌握编程效率高,才能使它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上汽做的是软件,与1-2家的芯片供应商有良好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要知道芯片的底层、它的指令、它的调动的最佳效率点在哪,这是上汽要做的智能化的核心。软件定义汽车来自于你对芯片、对控制功能的完全了解,从而使它能够更好的应用。

    问题10:MG的品质开10年没问题,但是对于一款电子产品来说,10年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如何规避用户的车用了三年后品质还很好,但车机跑不动了的情况?

    祝勇:这取决于我用什么层级的芯片,以及要如何留给用户未来的升级空间。今天我们的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从MG7到MG ES5,我们都可以对之前的老车型直接进行OTA。从产品运营角度看,我们肯定预留了空间,要让老客户感受到持续的更新能力。

    另外,车规级芯片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容易老化,使用周期长。当然从算力的选择,包括图形化、神经网络大数据、大模型,我们都会一一部署,这方面我们并不担心。包括智舱、智驾,甚至是发动机的传统控制,如果有很好的控制逻辑,我们也会保持持续升级。

    次阅读
    6评论
    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