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在自动驾驶、长续航、价格战等无休止的新能源行业内卷话题中,座舱智能化的火苗似乎显得黯淡了一些。
据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价格要素是购车用户更核心的关注点,其次是品牌、品质、安全、口碑、能耗、空间、服务、配置、舒适,智能化作为购车决策点,跌出前十名。这也许印证了,在车企心目中前排落座的座舱智能化,其实跟用户的“爱”并不对等。
座舱的智能化发展飞速,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大屏幕和语音控制功能。随着汽车软硬件技术的持续进步,智能化和集成化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明显趋势。无论是华为的鸿蒙系统、亿咖通的Flyme Auto,还是高通等公司所倡导的合作模式,亦或是新兴汽车制造商的自主研发,高度智能化、集成化是目前看得见的方向。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智能座舱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和充满无限可能。未来,智能座舱将与汽车的更多功能深度整合,也许“智能座舱”这个词本身也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在还“看不见”的、更加充满想象的形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