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白天开灯,起源于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冰岛。大家知道,北欧这几个国家所处纬度较高,昼短夜长,尤其是冬天,天黑的时候更早。为了行车安全,主要是为了纠正一些马大哈,以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所以,白天开行车灯绝对不是花拳绣腿。

咱们国家设计行车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相当一部分驾驶员(注意,不是极个别)安全意识淡薄,忽视交通法规,根没把安全行车当回事,所以,行车灯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没起到任何作用。日间行车灯,是可以有效降低车祸概率的。早在2008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针对日间行车灯(在欧洲被简称为DRL)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此次分析研究包括,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骑自行车的人,骑摩托车的人。结果显示,在汽车安装了日间行车灯的情况下,比没有安装日间行车灯的汽车发生车祸的概率下降了5.7%。

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躲避车祸逃生的概率也有显著提高。许多欧洲国家都要求车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标配日间行车灯,因为日间行车灯不仅可以起到“醒目”的作用,而且在复杂的天气以及光线突然受到影响的白天,当驾驶员来不及打开车灯时,日间行车灯也保障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使其可以快速的发现来往车辆,并注意躲避。

我们都知道,车祸的发生是概率问题,如何降低车祸发生的概率也是车企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即使能下降1%的车祸概率无论对于车主还是车企都是值得的,一辆车开过来,站着一百个人,你敢说每个人都是先看到的车后看到的日间行车灯吗?其中只要有一个人因为看到了刺眼的日间行车灯,而发现了这辆向自己驶来的汽车,那日间行车灯的普及就是值得的。所以,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一样,我们要接受它的存在,但是希望每个人永远都看不到它被触发时的样子。

日行灯不是给自己车用的,更不能代替近光灯使用,如果没有日行灯,清晨黄昏的时候,逆光的时候,进入桥隧初段后车没有自动大灯或灯光未开启的时候,你从后视镜里是不容易轻易看到后车的,变线看后视镜只是一瞬间,有日行灯会极大提高后车的可视率!日行灯能提高行车安全性,这个问题根本无需讨论,整车厂肯定比你聪明,没有用话不会增加成本往车上怼!

另外,路上经常见到晚间不开近光灯而只开日行灯的,还有在能见度良好情况下,晚间雾灯近光灯一起开的,奉劝一句,别拿无知当个性!日间行车灯起源于欧洲。因为欧洲山路较多,山林茂密,山路转弯多,道路比较狭窄,有时下雾能见度不高,开启日间行车灯对向行车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我国因引进欧系车,也把这个引进了。其实我国以前交通法规白天不许开大灯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