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插电vs增程,混动技术孰优劣?听听院士专家怎么说

    型车志头像型车志头像
    型车志2023-12-02

    在当前汽车行业的热议话题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和增程式两种技术的比较尤为引人注目。这两种技术的对比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优劣,还涉及到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宣传时的合理性。要从根本上理解这两种技术的差异和优势,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尤其是串并联插混系统,被视为增程式的“升级版”。这种系统结合了增程式的所有优点,并且在功能上更为丰富,油耗更低。根据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的观点,串并联插混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其最终发展趋势是过渡到纯电动汽车。

    从技术演化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机械式混动(机混)正逐渐向电力混动(电混)转变。机械式混动依赖于发动机和电机的机械结构进行动力混合,而电力混动则更加依赖电力。在电力混动系统中,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发电,而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电机。这种模式的能量传输效率更高,结构更为简洁。

    当谈到增程式和插混之间的差异时,关键在于它们处理发动机动力的方式。增程式更倾向于简化结构,让发动机仅仅承担发电的职责,完全依赖电力驱动。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在某些工况下可能不如串并联插混系统高效。后者不仅包含了发电机功能,还能直接驱动车轮,适应更多的驾驶条件,提供了更灵活的能源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增程式的一大优点是它为驾驶者提供了无须担心续航焦虑的纯电驾驶体验。然而,这种体验并不是无代价的。串并联插混系统通过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如EV、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等)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从而在快速路和高速路上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就长远发展趋势而言,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方面的提升,未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可能会与纯电技术合流。这一趋势表明,尽管增程式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综合考虑效率和技术发展路径,串并联插混动力系统似乎更占上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技术的选择,各大新能源厂商应该基于技术实际性能和未来发展潜力,而不是过度夸大或误导。总的来说,串并联插混动力系统以其综合性能和适应性,在当前的混合动力技术比较中展现出了更明显的优势。正如欧阳院士所言,营销应与技术本质区分开来,避免将技术层次较低的增程式渲染成高级技术,从而误导消费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